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与依从性的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7 10:38: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与依从性的疗效观察。方法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5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月至2019年度6月,研究对象50例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其中2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2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率、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焦虑(6.21±1.26)分、抑郁(7.45±0.21)分低于对照组焦虑(12.13±1.92)分、抑郁(15.26±1.25)分(P<0.05);观察组依从率92.00%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LVEF、LVEDD、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显著护理效果,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PCI术;护理效果;依从性;冠心病

本文引用格式:吴娟.延续性护理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护理效果与依从性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23+225.

0引言

冠心病发病率目前不断增加,而对于冠心病患者采取一项有效治疗十分重要,通过实施PCI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能快速缓解患者动脉闭塞或者动脉狭窄,创伤小,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也十分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选取50例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见下文。

\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选取对象50例,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月至2019年度6月。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无精神异常。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2]。观察组:患者年龄50-81岁,平均为(65.21±1.02)岁;(25例)中男性有14例、女性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9-81岁,平均为(65.12±1.23)岁;(25例)中男性有15例、女性10例。二者各项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首先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历,从而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了解,需加强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寻找该疾病的发病因素,同时告知患者有关该疾病的常见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等等,从而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得以增加,进而使其恐惧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树立康复自信[3]。观察组应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在患者出院时首先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姓名、诊断结果、电话、家庭住址、出院日期等等,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交流技巧娴熟、专业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随访,每日以短信或者微信方式提醒患者服药,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或者家访,询问患者是否遵医嘱用药,告知其复查时间,并给予其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运动干预等,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访视[4]。

1.3观察指标。两组指标对比,包括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率、心功能指标。焦虑、抑郁两个量主要由14个项目组成,其中每个量表分别采用7个项目实施评定,在焦虑量表中主要以突出神经症的神经症状为主:①感到紧张;②有些害怕感觉;③心理具有担忧想法;④能舒适的坐着、感到放松;⑤由于害怕而发抖;⑥具有动荡不安感觉;⑦突然感觉到恐慌。

而在抑郁量表评定中主要以抑郁、愉快感缺乏或者精神迟滞为主:①依然乐于做过去喜欢事情;②能看到事情好笑的一面;③感到高兴;④感觉到精疲力竭;⑤对自身外表失去兴趣;⑥怀着欣喜心情期待事情;⑦能了解广播的电视各项节目,在量表中反向提问条目一共具有6条、而焦虑量表中1条、抑郁量表中具有5条,在项目评定中采取0-3分评判,总分小于7分表示为正常、总分在7-17分表示可能有抑郁或焦虑症、总分在17-24分,表示肯定有抑郁或焦虑症,总分若在24分以上,表示具有严重抑郁症或焦虑症。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涉及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涉及计量资料,用(±s)表示/t值检验,两组各项指标中(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依从率、心功能指标)存在差异,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焦虑和抑郁评分。观察组焦虑(6.21±1.26)分、抑郁(7.45±0.21)分低于对照组焦虑(12.13±1.92)分、抑郁(15.26±1.25)分(P<0.05),见表1所示。


\
 
2.2对比2组依从率。观察组依从率92.00%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见表2。


\
 

2.3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观察组LVEF、LVEDD、6 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该疾病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PCI术治疗,虽然该种方式能够使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使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得以提高,但术后仍可能出现较多不良事件,比如再狭窄等[5]。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长期服用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等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使其预后不佳。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由于患者认知功能减退,导致其遗忘服药。2.缺乏对PCI术后冠脉再狭窄和抗凝治疗的认知。通过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延续性护理是指医院护理的延续,将护理操作延续直至患者社区、家庭中,通过实施电话随访或者家访,能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能够使患者充分认知疾病不良预后,使服药依从性得以提升,给予患者个性化指导,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利于患者康复。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焦虑(6.21±1.26)分、抑郁(7.45±0.21)分低于对照组焦虑(12.13±1.92)分、抑郁
(15.26±1.25)分(P<0.05);观察组依从率92.00%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LVEF、LVEDD、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显著护理效果,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束嘉俊,刘贤亮,施雁,等.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0):2628-2631.
[2]何翠竹,梁欣,苏斐,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感染预防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588-3589,3592.
[3]惠琳,惠丹,时会娟,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50-52.
[4]甘莉.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34-1738.
[5]陈洪俊,魏亚莉.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医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2):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