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强预防,提升治疗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并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4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干预,分析围术期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1/20),对照组为15%(3/2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预防知识上患者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在护理后,则提升到(91.3±4.7)分和(78.3±3.9)分,能够更加注重日常治疗的自我管理,护理依从性提升,即观察组为在功能锻炼和物理预防两个方面的依从性上均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分为(93.4±2.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3.6)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提升治疗成果和护理满意率,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本文引用格式:孙美红.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10-211.
0引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且属于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临床特点在于膝关节软骨退变、骨赘形成,对患者的运动生活、关节活动产生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缺乏自理能力[1]。在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其疼痛度改善,膝关节障碍得到缓解,并能够对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注重围术期的护理,防止手术创伤造成的不良反应。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并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4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严密加护,对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静脉损伤的观察,缓解临床病痛、肿胀,提升整体护理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并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4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60-78之间,平均年龄为(65.6±3.5)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患者中,排除了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关节感染,以及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心脏疾病的患者。
1.2护理方法。患者在手术后均实施低分子肝素钙的皮下注射,每天一次,连续10天。随后,开展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围术期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病情的密切监护,能够支持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干预,首先,成立护理小组,并能够确保小组成员对循证护理的理解到位,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可以开展协同工作[2]。随后,提出循证问题,采集科学的知识进行病情的分析和评估,对给予循证支持。即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改善患者的幅慢情绪,加强功能锻炼的有效监督,制定个人护理计划。
在计划实施上,首先开展的是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确保相关知识可以被患者吸收、应用,能够提升护理治疗的依从性。特别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进行危害、症状的说明,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如何正确的使用药物放置,在不同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病情问题。其次,则为负面情绪调整,在疾病的折磨下,手术的压力下正确的面对治疗,能够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这对于增加病痛耐受力具有帮助,提高了痛阙[3]。最后,则是功能性锻炼和物理预防支持。在功能性锻炼上要符合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做好患者的病情改善的病例备注,更好地对查房医护人员提供资料支持,共同制定病情改进方案。
1.3评价标准。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其首先是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其标准包括是否有下肢肿胀、皮肤温度升高或者皮肤暗红。其次,了解患者护理前后对疾病健康知识和并发症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外,观察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包括功能锻炼和护理预防措施两个方面。最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更好地优化护理内容和形式。
1.4统计方法。在本研究中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在数据上也采用SPSS 19.0专业计算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对两组患者的情况做以对比,并能认识到不同方案之前存在的差异性,这对指导日后并发症预防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实验在病情改善并发症问题上为计数统计,在健康预防知识上、满意评价中则为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5%(1/20),对照组为15%(3/2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健康预防知识上患者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即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分别为(38.6±16.3)分和(37.6±12.6)分,在护理后,则提升到(91.3±4.7)分和(78.3±3.9)分,患者能够更加注重日常治疗中的自我管理,护理依从性提升,即观察组为在功能锻炼和物理预防两个方面的依从性上均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分为(93.4±2.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3.6)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骨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其发生率据统计超过了20%,这会导致手术效果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肺栓塞[4]。在近年的研究中,使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手术治疗上成功率高,对患者的危害小,但是依然需要加强护理支持,做好围术期管理。
在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对治疗器械的使用存在依从性不高的问题,如在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等方面,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做讲解工作,提升患者的治疗便利性,以及缓解身体上的不适。采取循证护理能够更加科学的对疾病情况进行控制,能够从提升患者功能锻炼结果和物理预防工作上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升关节恢复效果,查找问题的根源。一方面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另一方面从治疗上加强关注,及时发现患者的疼痛问题进行改善。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其耐受性不高,身体合并症状多,需要在手术后做好充分的护理支持。
综上所述,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提升治疗成果和护理满意率,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久珍.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50.
[2]张家兰,李红芹.循证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4):183-184.
[3]蒋超英,李平仙,李玉梅,等.循证护理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06):89-90.
[4]王秀莲,杨金香,曾玲.循证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08):1145-11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