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7:24: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计算机编号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和追踪组,各10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和追踪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安全性,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上报情况。结果干预后,追踪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安全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追踪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68±2.35)分,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3.00%,低于常规组(P<0.05),上报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追踪管理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护理管理安全性,有利于防范护理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关键词:追踪管理法;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赵英.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333-334.

0引言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重要内容之一,是医疗护理质量的生命线,对于降低护理风险,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探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追踪管理法的应用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意识清醒,临床资料完整,配合度高,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病变,语言沟通障碍,认知障碍。采取随机计算机编号方式分组,分为常规组和追踪组,各100例,常规组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中年龄20-60岁,平均(35.64±5.45)岁;追踪组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中年龄20-60岁,平均(35.64±5.45)岁。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如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护理管理,及时上报、处理不良护理事件。追踪组采取追踪管理法进行护理管理,包括:①成立追踪管理小组。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护士担任组员,护士长担任组长,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整体能力评估,进行追踪管理知识培训,提高成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②追踪个案。收集以往发生的不良护理事件,通过鱼骨图等工具分析个案相关原因,列出造成事件的各方面影响因素,通过查看工作流程,病历资料,相关文献等验证,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和循证证据,制定追踪个案的处理防范,如实时自救流程,三级补救流程。发生不良护理事件时,立即启用流程,及时控制护理失误,降低负面影响,保障患者及自身安全。管理小组应跟踪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补救过程,汇总处理成功案例,分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开会讨论进行质量改进。③系统追踪管理。制定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根据护理不良事件危险程度采取相应分级处理,当发生不良护理事件时,护士长书面上报,追踪管理小组开会讨论,分析根本原因,寻找系统漏洞,分析影响患者安全因素,从而制定对应防范措施,减少同类型不良护理事件发生。

\

 
1.3观察指标。①不良护理事件上报率、发生率。②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水平,护理结果等,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③护理质量评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安全性评分。采取本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管理质量调查问卷,护理管理安全性调查问卷评估,总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护理管理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安全性评分比较。干预后,追踪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安全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护理事件上报率、发生率比较。干预后,追踪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68±2.35)分,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3.00%,低于常规组(P<0.05),上报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
 


3讨论

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发展,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护理质量,影响患者诊疗效果[2]。提升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对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综上所述,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追踪管理法,能有效追踪管理法是一种主要针对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进行追踪,系统分析导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期望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常见护理管理方法[4]。通过成立追踪管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追踪管理法相关知识、技能等培训,系统分析不良护理事件发生原因,产生的伤害等,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护理水平,通过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按流程处理不良护理事件,保障自身及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护理及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中,干预后,追踪组护理质量评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管理安全性评分分别为(90.22±2.75)分、(91.30±2.46)分、(92.17±2.08)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追踪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68±2.35)分,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3.00%,低于常规组(P<0.05),上报率为100.00%,高于常规组(P<0.05)。这与韩文静[6]研究相符,说明追踪管理法能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管理质量,护理管理安全性,有利于防范护理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琳,高云.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4):181+185.
[2]曹玉凤.追踪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0):77-78.
[3]李慧琴.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1+7.
[4]沈群群.护理安全管理中追踪管理法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177+175.
[5]王静.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168+171.
[6]韩文静,朱秀文.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7):190-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