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宿迁地区某电瓶厂复查工人检测血铅、尿铅浓度,了解工人血铅与尿铅异常情况及血铅、尿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电瓶厂94名复查工人进行血铅、尿铅检测,并对两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复查工人的血铅、尿铅均进行检测,经统计学分析后,血铅与尿铅值存在相关性(r为0.649,P<0.05)。结论在100-600μɡ/L范围内,血铅与尿铅值具有相关性。该厂复查工人中仍有部分血铅、尿铅超标,应加强排铅,同时工作中应加强防护、完善管理。
关键词:血铅;尿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相关性
本文引用格式:许清.宿迁地区某电瓶厂复查工人血铅与尿铅检测及相关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306+310.
0引言
随着汽车、电瓶车的普及,铅酸蓄电池的需要量在不断增加。铅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体内,在体内蓄积,会导致体内血铅、尿铅等的异常,从而对工人健康状况产生影响[1]。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骨骼系统等造成终生性伤害。为了了解某电瓶厂94名血铅≥400μg/L工人体内铅含量情况,于近3个月后进行复查,对工人进行了血铅、尿铅检测,同时进行了血铅与尿铅相关性分析。
1对象
宿迁地区某电瓶厂内94名工人,均在电瓶厂工作两年以上,且工作岗位属于称片、包片、焊接、涂片等均接触到铅,经体检血铅均≥400μg/L,现进行复查,检测血铅、尿铅浓度。
2材料与方法
2.1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美国珀金埃尔默公司),型号:PinAAcle 900T,THGA(横向加热)石墨炉,纵向交流zeeman效应背景扣除校正,铅空心阴极灯。
2.2试剂。铅标准液100μg/mL,购自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证书编号:GBW(E)080129,硝酸溶液,优级纯,曲拉通,购自PE公司,10000 mg/L,证书编号:BO190635,铅工作液由标准液逐级稀释备用。
2.3样品预处理。血样:准确称取50μL混匀血样于塑料带盖离心管中,加入0.2%硝酸+0.1%曲拉通混合液450μL,摇匀备用。尿样:准确称取50μL混匀尿样于塑料带盖离心管中,加入0.1%硝酸+0.1%曲拉通混合液450μL,摇匀备用。
2.4仪器条件。测定波长为283.3 nm,狭缝宽度为0.7 nm,灯电流为1 mA,进样体积为35μL,石墨炉升温程序见表1所示。
2.5测定分析。采用硝酸钯液作为基体改进剂,标准加入法,血铅按照GBZ/T316.1-2018《血中铅的测定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2],尿铅按照GBZ/T303-2018《尿中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3]进行检测。
2.6判断分析。按照WS/T112-1999《职业接触铅及其化合物的生物限值》[4],根据血铅≥400μg/L,尿铅≥70μg/L作为异常判定标准。准确度以冻干牛血铅标准物质、冻干人血铅标准物质进行考核,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判断血铅与尿铅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3结果
3.1准确度评价。用冻干牛血铅标准物质GBW09140、冻干人尿铅标准物质对检测结果进行考核,经考核检测结果在不确定范围内,准确度符合要求,见表2所示。
3.2基本情况。94名工人中有4名血、尿铅值明显不合逻辑,去除后,实际90人,血铅的均值为360μg/L,中值为344μg/L,浓度范围为163-580μg/L,尿铅的均值为59.5μg/L,中值为58.2μg/L,浓度范围为20.2-100.8μg/L。其中血铅异常29人,异常率32.2%,尿铅异常24人,异常率26.7%。
3.3相关性。血铅与尿铅的相关性:尿铅含量随血铅浓度而改变,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统计学分析,血铅浓度在100-600μg/L之间,与尿铅具有相关性(r=0.649,P<0.05),见图1。
4讨论
目前,我国对人体与铅接触的安全水平尚未确认,但职业与铅接触者已经被证实是发生铅中毒的高危人群[6]。铅可以蒸汽、烟尘等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进入人体后约有40%的铅会被吸收入血[7]。研究表明,铅进入人体后会在血液中蓄积,最终引起铅中毒,对体内各系统造成伤害。而铅主要以尿液排出体外。血铅是目前公认的可反应人体在近期与铅接触情况的敏感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尿铅浓度准确度较高,血铅与尿铅具有相关性,血铅与尿铅均可作为铅接触监测指标。但由于部分工人进行了排铅,对样本有一定影响。资料显示,该电瓶厂94名工人复查前血铅浓度均≥400μg/L,约三个月期间部分工人进行了排铅,复查结果有所下降。但仍存在部分血铅、尿铅异常,这与工人对铅危害的严重性不太重视,平时工作防护不规范,工厂管理不完善有关。应对工人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其防护意识,同时要加强工厂内部管理。
参考文献
[1]胡伟,杨梦雪,张芹,等.淮安市农村典型乡镇饮用水中铅的检测与健康风险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14,25(5):1-3.
[2]张小军.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铅[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7):1684-1685.
[3]江萍.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6):749-749.
[4]黄忠科,陈志亮,宋为丽,等.锑及其化合物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6(4):260-263.
[5]于政民,刘纪廷,等.江苏某电池厂工人血铅、尿铅和唾液铅的检测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8,29(5):583-586.
[6]苏冬梅,赵凤玲,鲁效峰.铅接触工人血铅水平对职业健康检查指标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17,44(1):60-64.
[7]郑光,田丽婷,刘武忠,等.职业性铅接触工人血铅水平下降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的关系[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32(8):739-7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