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3 10:32: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间我院的66例诊断为下尿路感染的患者,34例为抗菌药使用前送检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患者(观察组),32例为未进行尿液微生物培养的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在尿液微生物培养药敏结果指导下针对性治疗,对照组为医师经验用药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四天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抗生素合理使用率88.24%,高于对照组的62.5%;平均住院天数(4.12±0.69)d,低于对照组的(5.88±1.10)d;四天治愈率76.47%,高于对照组的53.13%,两组数据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尿液微生物培养检出的病原菌种类方面,以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2.85%,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检出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5例。结论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使临床治疗有的放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对检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有效地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扩散,节省大量抗感染费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感染;治愈率

本文引用格式:连奎艳,雷赫.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30,234.

0引言

现代临床微生物学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结合的交叉学科,又是检验医学中重要和成熟的专业之一。微生物检验需要对微生物标本作出快速、准确的检验报告,进行有关抗生素方面的各种试验,密切结合临床,与临床医师讨论、研究及处理有关感染性疾病的问题,参与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1]本文旨在研究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应用价值,便于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理论基础。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4月30日间的66例诊断为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将34例用药前送检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32例未进行尿液微生物培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2例对照组:年龄[上限52岁、下限24岁、平均值(43.22±6.54)岁],男女之比为9:23,34例观察组:年龄[上限50岁、下限22岁、平均值(36.00±7.91)岁],男女之比为5:12。

1.2方法

对照组:未进行尿液微生物送检,根据患者病情、体征等,结合临床经验使用抗菌药物实施相应治疗。观察组: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依据《标本采集手册》中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采集流程,清洗外阴,采集中段尿液于无菌加盖容器中,送检验科进行微生物培养,用梅里埃ATB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其配套鉴定药敏板条对培养菌进行鉴定药敏,K-B法药敏检出ESBLs,结果报告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科,以指导临床用药和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经相应药物治疗后,复查尿培养及尿常规等结果。

1.3指标

分析临床病例,观察组根据微生物检验鉴定药敏结果进行临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四天治愈率、抗生素合理使用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SPSS 19.0软件分析,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条件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病例基本资料


各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中段尿微生物培养结果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检出菌以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2.85%,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检出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5例。

2.3两组患者合理用药率的对比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观察组合理用药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合理用药率62.5%,两组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如表1所示。


\
 

2.4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四天治愈率分析

由数据可知,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观察组4.12d±0.69d,对照组5.88d±1.10d(t=-7.84,P<0.03),观察组患者四天治愈率76.47%,对照组53.13%,(P<0.0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微生物检验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微生物检验既对临床感染的诊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也能够合理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产生,这是当前抗感染领域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避免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发生,这便要求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抗生素药物的确切应用信息。临床微生物室在抗生素合理使用中起重要作用[2]微生物检验能够对病原体进行快速鉴定,进而筛选耐药菌株,临床医生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从而避免药物滥用,有助于降低耐药率,提升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率。正如此次结果所示,临床医生根据尿液微生物培养的鉴定药敏结果,用对大肠埃希菌等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4.12±0.69)d。而对照组,因未进行尿液微生物培养,仅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若不是致病菌的敏感药物,就会延长平均住院日,本次研究观察显示为(5.88±1.10)d。同时,应用敏感药物治疗下尿路感染,四天治愈率为76.47%,而对照组为53.13%。这也表明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减轻患者痛苦及家庭经济负担,利于病人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同时,微生物检验也是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的重要指导手段,我国医院的感染发生率较高,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最重要是要做好监测工作,而微生物检验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和医院感染监测的控制水平,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将耐药菌株的筛选结果及时提供给医院感染管理科,使其及时进行干预,可有效阻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确保临床安全性。黄军垣[3]等人对住院患者加强微生物检查,结果与本文相类似,相比常规治疗组,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这也进一步表明此方法的应用可靠性及可行性。而且在实际的临床检测工作中,我们发现,进行了微生物培养的患者,其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明显高于未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代卫生学、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护理学、药物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的综合学科,是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4]。医院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及家庭经济负担,还影响疾病的治疗。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故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临床发现,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菌的产生,提高感染的治愈率,对预测和杜绝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以及对医院感染发病机制和环节的研究,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均有着重要的意义[5]。及时予以微生物检验是发现传染源的关键所在,便于及时检出病原菌,并根据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药物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此促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综上所述,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应用价值较高,利于早期明确感染源,控制传播途径,保证临床安全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琳.医院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4).
[2]KolmosHJ.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and clinician:what the microbiologist can provide[J].JHosp Infect,1999,43:S285-S291.
[3]黄军垣,郑利平.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4):563-564.
[4]周晓辉.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5):36-37.
[5]张囡.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价值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22):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7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