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3例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16:54: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63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分别对其实施阿奇霉素治疗以及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诊治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中,联合组综合情况优于参照组,且组间研究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并给予综合治疗,能够较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

本文引用格式:孙晓丽.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3例的临床诊治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141,143.

0引言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肺炎的一种临床病症,在儿科中属于常见病症之一,患此病的患儿通常会有高温发热的症状,除此之外,咳嗽、咳喘、拒食、呛奶以及呼吸困难等都是其临床症状[1-2]。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会影响患儿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患儿中存在一定的比例会引起支气管哮喘,并且由于气道炎症还可能反复发作,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成长具有极大的威胁,病情重者会直接导致肺功能出现障碍,甚至于出现心肺功能衰竭死亡情况。因此,研究该病的有效诊治方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3-4]。本文就选定的63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研究,结合目前的诊断方法分析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治疗该病的临床价值,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63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31例和联合组32例。其中参照组的男女患儿比例为17:14,年龄在0.8~6岁,平均为(3.52±1.79)岁;联合组的男女患儿比例为19:13,年龄在0.9~6.5岁,平均为(3.88±2.01)岁。所有入选的63例患儿皆符合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治疗环境的一般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目前存在的主要诊断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方法有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试验、以及胸部X线检查等。血常规检查检查主要是检查血液中所含白细胞数量,在白细胞数量比正常水平多时,就基本可判定小儿肺炎的可能性;进行C反应蛋白试验即是测试C反应蛋白值,若数值有所升高就要对是否患病做出一定的预判;还有对患儿进行胸部X线检查,若发现患儿的肺部出现出现点状或片状阴影,并做间接性的血凝试验,试验中检测抗体呈阳性反应,基本可确诊为幼儿患有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在以上诊断结果的基础上,拟定了两套治疗方案,分别是阿奇霉素治疗以及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31例参照组患儿实施阿奇霉素(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611)治疗,用法用量:静脉滴注,10~15 mg/kg/d;32例联合组患儿在入院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后,高烧不退或者咳嗽加重等,首先要给予患儿甲泼尼龙静脉滴注治疗(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9;1次/d,2mg/kg/d),治疗3 d后再口服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治疗,整个治疗流程持续7~10 d。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情况,以此作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情况判定标准。患儿治疗效果依据程度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考察项目包括高热退温时间、咳嗽消退时间以及呼吸急促改善时间等。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将研究数据纳入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情况


通过研究分析,联合组患儿和参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7%),根据数据显示,前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后者,且组间研究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
 

2.2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综合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且组间研究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

 
3讨论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科临床中属于常见性的疾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常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5],该疾病在早期表现并不显著,若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病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重,会逐渐发展成为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的重症。目前,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药物的滥用情况严重,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抗药性也在不断增长,提高了治疗难度[6-7],因此,在治疗之前,务必要对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如此才能结合实际提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切实为提高整体的治疗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情况,此研究主要以分组讨论形式展开,结合X线片检查、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试验及间接性的血凝试验,将选定的63例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实施阿奇霉素治疗以及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通过研究显示,单纯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其疗效不甚显著,具有一定的治疗局限,未能实现在短时间里缓解患儿的高热、呼吸苦难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不佳。而采取甲泼尼龙联合泼尼松治疗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组的治疗缺陷,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缓解患儿的肺炎症状,减少患儿的痛苦,其临床价值较高。依据研究数据分析,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联合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综合改善情况也优于参照组,且组间研究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患儿进行X线片检查、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试验及间接性的血凝试验,可以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做出准确的诊断,在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实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联合甲泼尼龙和泼尼松治疗,能够较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芳.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临床诊治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7):92-94.
[2]王炳征,陈玺,毛云英.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78例临床诊治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5):567-568.
[3]戴瑞,刘亢亢,牛曼曼,等.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86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96-98.
[4]严红.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15):146-147.
[5]Xu JJ,Shu LH.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2018,20(1):37-42.
[6]王美荣,石红,钱磊.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6(3):18-19.
[7]李华,李红.甲泼尼龙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3):327-3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