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观察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内环境(血气分析、酸碱平衡、电解质)的影响,并分析它们与复苏液体量的相关性,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24 h 达标(CVP:8-12 mmHg、MAP≥65 mmHg)复苏 21 例符合入选标准感染性休克患者。比较复苏前后内环境指标,直线回归分析血氯(Cl-)等指标与复苏液体量的相关性。结果 达标复苏用液体(7775±1735)mL,其中晶体(4856±1214)mL。复苏后血 Na+、Cl- 较前升高(Na+: 135.62±7.23 vs138.71±5.67,P< 0.05;Cl-:101.67±8.59 vs 109.10±4.90,P< 0.01),pH 值、血细胞比容、阴离子隙(AG,mmol/L)、乳酸(mmol/L) 较前下降(pH:7.37±0.06 vs 7.31±0.05,Hct:32.76±9.19 vs 28.48±2.56,AG:14.17±8.83 vs 8.33±3.45, 乳酸:2.96±1.23 vs 1.66±0.89,P< 0.05 或 0.01)。血 Cl- 与液体复苏量正相关(r =0.717,P< 0.01)。结论 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内环境某些指标有不良影响,应加强监测,尽可能控制晶体液入量。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内环境
本文引用格式:张黎 . 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内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54-55.
0引言
感染性休克是 ICU 常见并发症,病死率高,早期足量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其内环境影响和疗效观测一直困扰着临床,尤其近期主张大量晶体液复苏 [1]。复苏常用晶体液中 Na+、Cl- 溶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水平,增多输注升高的血 Na+、Cl-[2] 会影响酸碱平衡 .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病例。收集 2014 年 03 月至 2016 年 02 月入住中心
ICU 符合《2012 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简称“指南”)[1] 中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的 32 例患者资料。24h 内通过液体复苏或和用升压药(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 达到设定复苏目标且存活,并排除:①既往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合快速液体复苏者;②伴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者;③孕妇及儿童。21 例(男 11、女 10)例入选,年龄(64.52±11.44)岁;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原发病分别是弥漫性 腹膜炎围术期 7 例、重症肺炎 7 例、、血流感染 3 例、创伤后感染 3 例、烧伤感染 1 例。
1.2复苏策略。放置 CVP 及动脉导管,监测 CVP、MAP 等。积极给予广谱抗生素及复苏治疗。复苏参照《指南》[1] 及文献[3] 确立达标为① CVP8-12 mmHg, ② MAP≥65 mmHg。复苏策略为确诊后第 1h 内输入林格液 500mL+5% 人血白蛋白250 mL,随后输液速度调整为晶体 500-100 mL/h、或胶体300-500 mL/h,直至 CVP 达到 8-12mmHg,CVP 达标后评估 MAP,若 MAP 达标,则根据维持 CVP(或 MAP)达标所需或生理需要量调整输液速度;若 MAP 未达标,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并联合调整输液速度(CVP 维持 8-12 mmHg)及升压药剂量(MAP 维持≥65 mmHg),持续 24 h。复苏用晶体与胶体量比约 1.5:1,晶体主要为林格液和生理盐水(量比约1: 1),胶体主要是人工胶体和白蛋白。
1.3指标检录。分析动脉血气,同时送检静脉血电解质、血常规,记录 pH、PaO 、PaCO 、Hct、Na+、Cl-、乳酸、阴离子隙(计算获得)、CVP,24 h 累计复苏液量及复苏达标时间。
复苏 24 h 后附录上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 SPSS 13.0 统计软件、t 检验,两变量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复苏情况。32 例中 11 例因不符合入选标准(4例复苏未达标、5例死亡或自动出院、2例不适合快速液体复苏)而未计入统计学处理。符合入选标准 21 例患者中6例单纯液体复苏达标,15 例复苏过程中需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才能达标。24 h内复苏液体量 5320-11028 mL,平均(7775±1735)mL,其中晶体(4856±1214)mL,平均复 苏达标时间(18.09±4.57)h。
2.2复苏前后比较。复苏 24 h 后血 Na+、Cl- 较前升高(P< 0.05、0.01),血 PH、Hct、AG、乳酸较前下降(P< 0.05或 0.01),见表1。
2.3血 Cl- 等内环境指标与复苏液体量相关性。血 Cl- 与复苏液体量正相关(r =0.717,t =4.482,P< 0.01);其他内环境指标及 CRP 与复苏液体量间无相关性。
3讨论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建议了感染性休克初始液体复苏策略,但由于①其需要有创肺动脉插管、测得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不能如实反映复苏疗效[4];②尿量的多寡受多种内为因素影响, 难以及时准确反映容量变化;③医护习惯聚焦于简便实时随时指导复苏的 CVP 及 MAP;这些结合新建议 [3] 确立了本文液体复苏达标为 CVP8-12 mmHg、MAP≥65 mmHg,达标后联合调整输液速度及升压药剂量维持复苏效果。
人工胶体复苏量的减少,使 Na+、Cl- 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水平的晶体液输注量大大增加,其必然导致高 Na+、Cl-,波及机体其它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5]。已有学者证实晶体液复苏的脓毒症患者会出现高氯性酸中毒 [6],乳酸林格液复苏增高血乳酸 [7]。本文复苏用 pH7.0 生理盐水(Na+、Cl- 浓度均为 154 mmol/L)和林格液(Na+145 mmol/L、Cl-150 mmol/L),结果显示复苏后患者血 Na+、Cl- 升高,pH、Hct、AG 及乳酸下降。若增加晶体液入量,这些变化将更明显。高 Cl- 酸化血液,加之 pH 值 7.0 的晶体液大量输注及休克后代谢性酸中毒,致 pH 值下降明显,但未出现高氯性代酸。酸血症缩血管、增敏升压药,利于血压维持。部分患者合用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或盐酸多巴胺,可能对血 Cl- 产生影响, 但所用药物液量(或 Cl- 含量)相比复苏用生理盐水及林格液量,可以忽略不计。另还发现复苏后血升高,部分达到高钠血症。高钠血症使细胞脱水、干扰容量状态,影响器官功能[8]。液体复苏舒缓呼吸窘迫、改善通气血流比、阻抑呼碱、提升 PaO2。液体复苏还稀释血液,降低 Hct。复苏后学 Cl- 升高、HCO3- 回吸收增加,远超血 Na+、K+ 升高,使 AG 下降, 把它们绘画入酸碱图可知液体复苏有效纠正感染性休克酸碱平衡。液体复苏改善组织氧代谢、加快乳酸清除,当能降低血乳酸。相关分析显示,血 Cl- 与复苏液体量正相关。这是因为晶体占复苏液的大部分,而晶体液中 Cl- 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感染性休克患者还存在尿量减少、肾排Cl- 降低,致使血 Cl- 随复苏液体量增高而升高。其他内环境指标不具备这些特点、受影响因素众多,其水平变化不完全相关与复苏液体量。
参考文献:
[1]Delinger RP,Leny MM,Rhodes A,et al.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J].crit care med 2013,41(2):580-637.
[2]杨君, 刘芳, 朱曦. 胶体液与晶体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影响的Meta分析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6):340-345.
[3]李峰, 孙华, 韩旭东. 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8,20(8):472-475.
[4]Velissaris D,Pierrakos C,De Backer D,et al.High 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do not exclude fluid responsiveness in criticslly ill septic patients[J].Crit Care,2011,15(4):R177.
[5]倪海滨 , 李维勤, 柯路, 等. 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环境影响的临床分析 [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9):522-524.
[6]O'Dell E,Tibby SM,Durward A,et al.Hyperchloremia is the dominant cause of metabolic acidsis in the postresuscitation phase of pediatric meningococcal sepsi[J].Crit Care Med,2007,35(10):2390-2394.
[7]Todd SR,Malinoski D,Muller PJ,et al.Lactated Ringer's superior PJ,er al.Lactated Ringer's superior to normal saline in the resuscitation of uncontrolled hemrrhagic shock[J].J Trauma,2007,62(3):636-639.
[8]Bellomo R,Morinatsu H,French C,et al.the effects of saline or albumin resuscitation on acid-base status and serum electrolytes[J].Crit Care Med.2006,34(12):2891-2897.
《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内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4/2019010403501558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