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究青少年近视按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及其矫正视力情况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1 15:07: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探究青少年近视按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其矫正视力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100例青少年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50例,给予常规插片验光行视力纠正,而观察组患儿50例则按照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行视力纠正。将两组患者纠正视力情况、准确度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方式验光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28.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96.00%)(P<0.05);经过不同方式验光后对照组患儿验光结果与观察组患儿验光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儿验光精准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验光精准度(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青少年近视按最佳矫正视力目前准确性更高的方式为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提升患儿家属对于验光的整体满意度。

关键词:青少年;矫正视力;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党黎君.探究青少年近视按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及其矫正视力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77,79.

引言

近几年根据相关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国内青少年出现近视的人数以逐年攀升的趋势不断上涨,目前近视这一问题也成为了我国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1-2]。在现今临床治疗中,尚未研究出一种可彻底治愈好近视患者的方法,同时没有有效的方式可以限制患者近视状况持续发展在眼科领域中,完整的医学验光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包括:初始阶段、精准阶段与终结阶段[3-4]。初始阶段包括剪影验光和电脑验光;而精确阶段包括综合验光仪与插片验光;终结阶段包括试镜架测试与双眼平衡[5]。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100例青少年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青少年近视按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其矫正视力情况,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100例青少年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0~14岁,平均(12.24±1.35)岁,给予常规插片验光行视力纠正;而观察组患儿50例则给予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行视力纠正,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10~14岁,平均(12.28±1.36)岁。以上收治的100例近视患儿柱镜屈光度0.05~2.00 DC;近视球镜屈光度0.50~4.50 DS,两组患儿家属在完全知情情况下自愿填写《就诊满意度调查问卷》。将两组患儿的相关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后显示(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验光前询问两组患儿多久验光换镜1次以及佩戴眼镜时间等基本情况,随后对两组患儿给予基础检查,分别包括:眼底以及眼前节等。排除患有眼科器质性病的患儿。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插片验光,而观察组患儿则按照予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行视力纠正,具体操作如下:(1)采用电脑验光对患儿行初步MPMVA,随后去除雾视;(2)首次采用红绿视标对患儿进行检查;(3)采用JCC精确柱镜;(4)再次实行红绿视标对患儿进行检查,得到BCVA;(5)对患儿的双眼给予平衡检查;(6)给予框镜试镜,随后获取屈光度。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纠正视力情况、准确度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将以上两组患儿的视力检验结果以及准确度进行对比,而满意度则根据自制问卷调查表,在患儿家属未离开前分别进行发放,随后告知患儿家属问卷调查内容的真实重要性,带填完后现场回收。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患儿家属满意度越高,可将分成以下三类:>9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5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观察指标数据经由SPSS 2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计算,其中患儿家属满意度(%)表示,应采用2检验,而验光结果相关数据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


经过不同方式验光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28.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96.00%)(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所示。


\
 

2.2将两组患儿验光结果以及精准度进行对比

经过不同方式验光后对照组患儿验光结果与观察组患儿验光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儿验光精准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验光精准度(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所示。

\

 
3讨论

近视眼主要是指当外界的平行线光线通过调节静止的眼屈光系统,并且结点成像在自身视网膜前方[6]。对于造成青少年出现近视的原因尚未明确,但是相关研究人员指出可能与环境或者是遗传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青少年群体中最常发生近视眼,而目前临床针对近视眼患者采用的视力纠正方式为配戴眼镜,然后由于部分家长或者是青少年出现错误的思想,认为佩戴镜框会导致自身的度数越来越高或者是发生变形等,从而导致大部分近视眼患者不愿配戴眼镜。导致患儿度数渐长的因素分别包括:散光没有得到充分纠正、中高度或者是<1.0才开始佩戴眼镜、度数较高不愿佩戴眼镜以及两年以上不愿更换眼镜等。由于10~14岁青少年儿童还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各项器官均处于不完全状态,倘若患儿出现屈光不正同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光学纠正,则会导致患儿的视网膜成像质量不断下降,长久以后,最佳纠正视力也会发生减弱,最终形成弱视[7]。

常规的验光其精准度较差,会影响患儿验光结果,而按照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可以有效提升患儿的验光结果精准度,更加具有科学性以及实用性。由于青少年患儿自身的调节能力较强,而此验光方式可迅速获取患儿准确屈光度数,提升了患儿的检出率。此次研究结果指出,经过不同方式验光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28.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9 6.00%)(P<0.05);经过不同方式验光后对照组患儿验光结果与观察组患儿验光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儿验光精准度显著低于观察组患儿验光精准度(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视光中心针对青少年近视患儿按照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屈光度原则验光并矫正视力,可显著提升整体精准度,更加适用于纠正青少年视力。

参考文献

[1]齐林嵩,姚璐,赵琎,等.开窗式电脑验光与传统检影验光检测青少年低度屈光不正的比较[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5):26-29.
[2]付沉.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参数与屈光参数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7,35(2):175-180.
[3]朱冬元.青少年近视综合验光与散瞳验光屈光度研究[J].系统医学,2018,3(5):23-25.
[4]孙红鑫,曹蕾.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5):137-138.
[5]徐菁菁,陶春文,金婉卿,等.低度近视学龄儿童眼成像质量、屈光和结构参数的相关研究[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8,20(6):350-354.
[6]路磊,郝艳丽.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患者中重要性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15(15):93.
[7]王东华,高远,唐国芬,等.环形角膜染色评分模型在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不同调节状态下的应用观察[J].河北医学,2017,23(5):716-7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2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