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胎膜早破孕妇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1000例,按照其是否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为两组,研究组为胎膜早破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对比组为胎膜早破没有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分析并对比孕妇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最后总结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两组孕妇CRP水平和WBC参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CRP水平和WBC参数高于对比组。此外研究组阴道炎症、妊娠合并症、侵入性操作和肥胖等概率均高于对比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过高的CRP水平和WBC参数均是其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危险因素,此外孕妇在妊娠阶段阴道炎症、妊娠合并症,过多侵入性操作和肥胖均会提高孕妇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概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危险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曹瑞文,邹莹英.胎膜早破孕妇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77-378.
0引言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其主要指女性妊娠阶段胎盘绒毛膜羊膜以及蜕膜受病原体感染出现的炎症,该疾病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并发症,其病发会对孕妇妊娠结局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肺炎等。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和女性妊娠质量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为确保女性安全妊娠分娩,对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危险因素展开分析极其重要[1-3]。本文对两组胎膜早破孕妇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归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胎膜早破孕妇1000例,按照不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512例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28.9±3.5)岁,对比组488例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29.1±3.7)岁。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在胎膜早破后入院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孕妇。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人员统计其一般资料,医师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一般资料和检查结果参考诊断标准展开诊断,确诊后给予孕妇针对性药物控制治疗,如抗感染药物治疗、宫缩抑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随后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在其胎膜早破后24 h内检查其外周血WBC、CRP参数水平,将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最后实时记录。
1.3观察指标
1.3.1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CRP水平和WBC参数,相关指标严格参考检查结果统计,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1.3.2临床资料危险因素
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是否存在阴道炎症、妊娠合并症、侵入性操作以及肥胖等,其中妊娠合并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免疫性疾病等。肥胖标准以孕妇大于标准体重20%为参考,标准体重=[身高(cm)-100]×0.9(kg)-2.5(kg)。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单位,计数资料以(%)和2表示及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1,研究组孕妇外周血WBC、CRP参数水平均低于对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危险因素分析
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2,研究组阴道炎症、妊娠合并症、侵入性操作以及肥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胎膜早破指女性妊娠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的症状,胎膜早破可诱发早产,还会增加孕妇宫内感染、产褥感染的概率。女性妊娠阶段胎膜早破会导致孕妇发生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使产妇剖宫产率提高,同时提高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以及生殖道上行感染等风险因素的发生率,对新生儿而言,易影响新生儿出现肺炎、败血症等疾病病发。在大量数据统计中发现,女性妊娠阶段胎膜早破发生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超过30%,且其可由妊娠合并症等一系列因素加重病情或提高病发率。在孕妇因胎膜早破入院后,医师需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治疗计划,以最大程度保障孕妇妊娠分娩质量[4-5]。
胎膜早破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互相影响,胎膜早破会引发绒毛膜羊膜感染,最终引发炎症。而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会导致孕妇胎膜早破概率的提升。这一相互因素可在产妇实验室检查结果中反映出来,其胎膜早破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WBC和CRP参数指标通常比正常孕妇高,同时也可将WBC和CRP的参数指标作为胎膜早破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病发的临床危险因素,通过观察其参数指标对疾病展开诊断,能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6-7]。
胎膜早破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其不同个体有不同的病因,如阴道发炎、妊娠合并症等均可诱发疾病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可依据这类危险因素对孕妇展开治疗,发挥治疗的针对性,以提高、改善孕妇的妊娠质量。此外,孕妇在妊娠阶段可依据相关危险因素,如阴道炎症、妊娠合并症、侵入性操作以及肥胖等,提高重视,加强预防干预,以规避疾病发生,从而顺利妊娠分娩[8-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胎膜早破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的WBC和CRP的参数指标高于对比组,其阴道炎症、妊娠合并症、侵入性操作以及肥胖发生的例数高于对比组,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临床中,可将WBC和CRP的参数指标作为胎膜早破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依据,可参考阴道炎症、妊娠合并症、侵入性操作以及肥胖等危险因素对患者展开治疗和预防干预,以提高孕妇妊娠分娩质量。
参考文献
[1]颜露春,叶蔚,廖少玲,等.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人β防御素2在绒毛膜羊膜炎孕妇未足月胎膜早破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综合临床,2017,33(3):200-204.
[2]程丽历,唱凯,韩梅,等.五项炎性指标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7):540-544.
[3]吴慧英.未足月胎膜早破残留羊水量对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10):2053-2055.
[4]李浩,马爱平.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细胞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0):2808-2810.
[5]徐澈,吴庆庆,李慧杰.早产胎膜早破孕妇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A12的表达[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8,41(3):252-255.
[6]杨长仪,张宝泉,陈涵强.胎膜早破新生儿脐血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7,32(2):110-114.
[7]袁丽君.未足月胎膜早破后羊水指数对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7(11):1724-1726.
[8]Krunal Patel,Shauna Williams,George Guirguis.Genital tract GBS and rate of histologic chorioamnionitis in patients with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7,31(3):1-4.
[9]Guinever Eustaquio do Imperio,Bloise E,Javam M,et al.Chorioamnionitis Induces a Specific Signature of Placental ABC 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of miR-331-5p in the Human Preterm Placenta[J].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8,45(2):591-604.
[10]Lee JY,Park KH,Kim A,et al.Maternal and Placental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ing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Very Preterm Infants[J].Pediatrics&Neonatology,2017,58(1):57-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