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1 13:34: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出现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在临床中的主要病症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本次研究特抽取骨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所接诊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共60例,以上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三组:交锁髓内钉组、外固定支架组以及钢板内固定组,各20例。按照回顾分析法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特点加以分析。结果通常此症状患者骨质碎裂主要为>3块,而发生骨折部位会呈现局部肿胀、四肢功能完全或是部分消失、局限性压痛或是疼痛以及瘀斑等,与外固定支架组以及钢板内固定组邻近关节活动度(ROM)、临床疗效相比较,交锁髓内钉组明显更好,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骨科收治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属于危重阶段,因此需要给予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最为显著的要属交锁髓内钉治疗术,能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改善预后。

关键词: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临床特点;交锁髓内钉

本文引用格式:张茂飞,马秉珺,李志恒.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82,388.

0引言

临床中患者由于病理原因或外伤导致自身骨头呈完全断裂或是部分骨折,被称之为骨折,而四肢骨折则是指患者的四肢遭受较为严重的创伤,而引起骨折,是极为常见的骨折症状。由于出现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因此若不尽早给予有效的治疗方式,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僵硬、骨不连或者是截肢等一系列并发症。本次研究全部操作过程均按照严格的规范流程实施,同时在本院高层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操作。在能保证此次研究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来确保实验结果的规范性以及可信度。特抽取骨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所接诊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共60例,分析出现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在临床中的主要病症特点以及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全部操作过程均按照严格的规范流程实施,同时在本院高层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操作。在能保证此次研究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来确保实验结果的规范性以及可信度。特抽取骨科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所接诊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共60例,以上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为三组:交锁髓内钉组、外固定支架组以及钢板内固定组,各20例。治疗前,对患者实行MRI、X线片以及CT检查,随后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情况进行确诊。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51~68岁,平均(57.6±6.6)岁。以上三组患者相关一般资料加以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程度不同给予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若患者属于下肢骨折,则给予钢板内固定术:对患者实行硬膜外麻或是全麻,随后根据X线的检查结果针对出现骨折的部位实行复位处理,确保患肢旋转成角以及长度与健侧完全一致。随后按照X线结果对钢板进行调整,将1枚加压螺钉放置于患者远近骨折的两端,让其处于复位完整状态,并且在X线C臂的指引下对螺钉放置位置进行观察。若螺钉位置放置正确,则在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放置2枚或是4枚单皮质锁定螺钉。

针对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实行外固定支架组治疗:术前对患者实行麻醉治疗,随后利用手法进行复位治疗,同时利用小夹板对患者实行首次固定,以纵向将患者骨折两端切开至0.5 cm左右,根据透视对夹板以及患者骨折对位线进行调整,患者骨折断端两侧分别置入螺纹钉,调整侧骨皮质与螺纹针穿透间的深度,保持0.5 cm,随后将外固定支架进行安装。

针对骨干处骨折患者实行交锁髓内钉术:在患者患侧韧带内侧位置做一条5~6 cm长的切口,随后将肌腱向外牵开,在骨折近侧以及下方位置,防止对关节造成损伤。接着利用尖锥将骨皮质打开并旋转尖锥,使其能够顺利插入髓腔,做一个小切口,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复位后,利用扩髓器从直径8 mm的钻头进行,接着不断的扩大。最后选择合适的髓内钉将其打入,并在瞄准器的指引下对骨折处远近端分别拧入2枚交锁钉,手术顺利完成后,缝合创口,留置引流管,同时对患者实行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

1.3效果判定

对邻近关节使用ROM进行评分,ROM在正常关节>75%为优;ROM在正常关节>50%,但<75%为良;ROM在正常关节<50%为差;总ROM优良率为优加良例数总和除以总患者例数。

1.4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出现骨不连、畸形愈合以及愈合情况,并加以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三组患者疗效判定与观察指标数据经由SPSS 16.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特点


三组患者出现四肢创伤开放性合并粉碎性骨折均是因为受到高能量或是高速度所致,该疾病引起患者休克以及死亡率较高,通常此症状患者骨质碎裂主要为>3块,而发生骨折部位会呈现局部肿胀、四肢功能完全或是部分消失、局限性压痛或是疼痛以及瘀斑等,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并发症。

2.2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

如表1所示,与外固定支架组以及钢板内固定组邻近关节活动度(ROM)、临床疗效相比较,交锁髓内钉组明显更好(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3讨论

由于骨科中出现四肢创伤开放性合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因此通常患者出现骨折以后自身骨折处四周的软组织会不断减少,导致血流所提供的营养成分随之降低,倘若不给予患者早期有效治疗,则将直接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例如:骨筋膜室综合征、愈合延迟以及切口感染等。近几年针对四肢创伤开放性合并粉碎性骨折患者首选治疗方式便是手术治疗,其中最为常用手术方式分别为外固定支架、钢板内固定以及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术稳定性、强度以及支架较高,可对出现多方位骨折进行复位矫正,能够伸展自如,并且支架还能够随意调整,确保了骨折端的加压以及牵拉作用;钢板内固定相较于传统的钢板固定具有更强的抗扭曲、弯曲能力,稳定性强;交锁髓内钉将患侧远近端加以固定,随后控制旋转,增强患侧的稳定性,并且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较小,稳定性较高,内固定坚强,对患者发生骨折部位所造成的区域伤害偏小。

实验结果显示,通常此症状患者骨质碎裂主要为>3块,而发生骨折部位会呈现局部肿胀、四肢功能完全或是部分消失、局限性压痛或是疼痛以及瘀斑等,与外固定支架组以及钢板内固定组邻近关节活动度(ROM)、临床疗效相比较,交锁髓内钉组明显更好(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针对骨科收治的四肢创伤开放性合并粉碎性骨折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愈合概率,提升患者肢体功能。

参考文献

[1]翟正和.四肢创伤开放性合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8):18.
[2]管学庆.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策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9):83,86.
[3]丰云峰,王露茜多层螺旋CT在四肢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6):201-202.
[4]张有文.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智慧健康,2018,4(30):146-147.
[5]刘小鹏,颜春铭,郭伟华,等.非锁定钢板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4):33-35.
[6]陈基施展,沈浩,王伟,等.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中远端内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杂志,2018,34(4):331-338.
[7]彭平.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21):70-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