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1 10:27: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行剖宫产治疗的产妇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护理方案展开护理治疗。其中给予对比组患者传统常规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统计记录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并形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其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以上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能大幅度降低患者焦虑情况,以此在确保患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的同时,还能规避大量风险因素。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宫产;焦虑;发生率

本文引用格式:胡蒙蒙.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283,296.

0引言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产妇生产方式,其主要针对胎儿窘迫、产程迟缓、胎位不正或难产的产妇使用,通过剖开腹部以及子宫,帮助患者娩出婴儿。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妊娠率大幅度提升,剖宫产的使用率与日俱增,而在大量的临床治疗实验数据统计中发现,剖宫产的使用,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本文通过对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前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意在为降低产妇焦虑症状提出可行性方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研究组24例,平均年龄(28.6±3.5)岁,平均体重(58.6±3.2)kg,平均孕周(39.7±1.52)周,对比组24例,平均年龄(28.5±3.9)岁,平均体重(59.1±2.9)kg,平均孕周(40.1±1.24)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剖宫产手术要求。(2)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脏器疾病者。(2)合并其他循环系统疾病者。(3)认知存在缺陷者。

1.2方法

1.2.1对比组


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其中包括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术前8 h内禁止饮食,提前带患者进入手术室熟悉手术环境以及手术过程,提高患者配合度。护理人员在术前需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测,确保手术室相关器械可以正常使用。生理护理:生理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和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分娩前3 d严格控制患者日常饮食,避免患者接触高糖、高脂、高碘类食物的摄入,尽量以清淡且具流动性的食物摄入为主。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分娩前或术前尽量避免过度的消耗体力,通过卧床、静坐的方式保存体力,调节最佳状态为手术做准备。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手术室环境以及患者术后康复室环境,减少电子设备进入手术室和康复室,将手术室内温度严格控制在23℃,湿度控制在80%,康复室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60%~80%。保证手术室和康复室内的整洁,定期进行打扫,确保手术室相对无菌性。

1.2.2研究组

研究组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其中包括健康知识宣传:剖宫产手术属于临床常规的手术方式,但其针对对象比较广泛,而患者通常对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理解程度较低,以此导致患者术中配合度较低。而护理人员需在患者入院准备分娩前对患者进行剖宫产以及分娩知识的讲解,提高患者对剖宫产手术、分娩的认知度。心理干预护理:女性妊娠后,雌激素大量分泌,在临近分娩前期,极易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以此导致产妇分娩受到影响,进一步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由于剖宫产手术属于大型临床外科手术,通常会给患者带来多种创伤症,在此期间患者极易出现多种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当发现患者出现抑郁、紧张、不安以及消沉等消极情绪时,护理人员需通过给予患者鼓励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此外,术前还需要密切的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询问患者的需求,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联合患者家属等措施,帮助患者舒缓紧张的情绪,确保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其中满意度以90分以上为满意,以60~89分为一般,以59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数据,以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1,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的比例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不满意的比例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表2,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患者术前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外科手术,其主要针对分娩障碍的产妇,以剖开腹部以及子宫的方式帮助患者顺利娩出。在大量的临床治疗实验中发现,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学需考虑采用护理的方式,辅助剖宫产手术对患者展开治疗[4-5]。

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是临床手术治疗中常见的护理方式,其区别与传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主要针对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术中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干预和健康知识宣传的途径,帮助患者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此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度,使手术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将其应用在剖宫产手术治疗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其能快速的帮助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联系,获取患者信任,进一步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心理干预治疗。大量的临床护理实验证明,手术室心理护理的应用,能帮助行剖宫产产妇更好的控制心理情绪,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后,良好妊娠结局率有所提升,妊娠后并发症以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得到有效的控制[6-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行手术室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抑郁评分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表示手术室干预护理对缓解患者术中抑郁的情况具有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行剖宫产产妇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能大幅度降低患者抑郁、消极等不良情绪的滋生,以此降低患者术前术后出现心理疾病的概率,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和顺利分娩率。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应用,能增加医患交流,以此见效医患矛盾的发生,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此外,心理护理干预还能确保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康复治疗,以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温五二,张海瑞,韩晓贞.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8):157-158.
[2]黄峰.手术室心理干预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1):134-135.
[3]周桃花.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术产妇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8,31(2):450-452.
[4]张仙金,吴巧婵,张爱斌.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3):548-549.
[5]吴波,刘静,赵体玉.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状况及人口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5):25-29.
[6]丁群.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2):1533.
[7]王洁.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54-255.
[8]何艳君.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3):155-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