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7:37: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1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时士太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海南中和药业生长抑制素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生长抑素止血时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升高、腹痛、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种类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本文引用格式:王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211+216.

0引言

肝炎属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引发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1]。上消化出血主要包括十二指肠、胰胆、食管、胃等部位出血,主要病因为十二指肠及胃部溃疡、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临床症状为大量呕血、黑便等,部分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和肝性脑病,甚至引发死亡,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现主要采用压迫止血及生长抑素注射等方法[2],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2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类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10例,研究组男6例,女4例;年龄为27-74岁,平均
(47.28±2.59)岁,其中肝炎性肝硬化10例,对照组男7例,女3例;年龄为29-72岁,平均(47.22±2.54)岁,其中肝炎性肝硬化8例,血吸虫肝硬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具有统计学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符合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断标准,签署治疗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病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2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补充血容量、口服止血药物、口服保肝药物、预防各类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采取生长抑素时士太(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108)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每支3 mg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泵注Q12 h,100 mL生理盐水与40 mg奥美拉唑(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52)混合,每日2次静脉滴注。研究组患者采取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将生理盐水与40 mg奥美拉唑混合,每日2次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海南中和药业,国药准字H20034150)每支3 mg与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泵注Q12 h,治疗期间密切关注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评价标准。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统计两组患者血压升高、腹痛、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治疗后24 h内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消失,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指标正常,胃管引流液无色或颜色变浅。治疗后72 h内达到上述标准为有效,超过72 h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使用%表示,检验方法为χ2检验,各项临床指标使用±s表示,检验方法为t检验,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10.0%,对照组患者血压升高1例,胸闷心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20.0%,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4±5.5)h、(4.2±2.3)d,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2±5.6)h、(8.1±2.7)d,,两组患者应有不同生长抑素止血时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

 
3讨论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几率较高,发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出血量较大,主要病因为肝硬化并发消化性溃疡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如出血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极易引发肝硬化失代偿,胃底部静脉曲张,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种类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接近,血压升高、腹痛、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生长抑素属临床常用药物,对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等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引发食管静脉出血等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以辅助性治疗急性胰腺炎等疾病[4]。生长抑素属于消化道出血止血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理及具体的化学结构与生理生长抑素相同,可选择性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阻断内脏血管的扩张,抑制血管内物质的分泌和释放,避免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物质在血管内部大量聚集,药物作用下患者肝动脉血流和门静脉血流均可显著降低。生长抑素可提升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曲张静脉血流量,收缩静脉丛,并可对胃酸分泌产生有效的抑制,降低凝血块纤维蛋白含量,实现对出血的有效控制。本次研究中,采用海南中和药业生长抑制素的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采用时士太的对照组,其主要原因与药物纯度及制药工艺相关。

奥美拉唑属临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H-ATP酶及胃壁细胞分泌的K+,阻断体内胃酸分泌,提高PH值,清除胃蛋白酶活性,保持体内血小板始终处于凝聚状态。奥美拉唑可持久性抑制胃酸分泌,降低消化入溶解血块引发胃内部再出血的发生几率,止血作用持久。奥美拉唑与生长抑素具有协同效应,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止血速度和止血效果,也可对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实现早期临床控制,预防患者肝功能持续恶化,降低肝性脑病及肝功能恶化的发生几率,也可为结扎及曲张静脉硬化的治疗营造良好的条件[5],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由此可知,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期间患者血压升高、腹痛、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安全性可得到充分保障。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需加强护理饮食、心理等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药物治疗效果的全面提高。同时,本次研究选取样本数量不足,缺乏同类医疗机构数据对比分析,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南胜.探讨血凝酶及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02):46-47.
[2]郭立民,鲁岩,李勤等.急诊脾切断流术与胃镜下硬化疗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后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02):42-45.
[3]边莹.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53):143+146.
[4]王新宇.内镜下套扎联合普萘洛尔和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对血流动力学、血清hs-CRP、皮质醇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27(06):466-469.
[5]王信修,孙乐瑾,陈超超.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胃及十二指肠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16(03):181-1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3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