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7:21: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从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n=42)和实验组(n=42),给予常规组一般治疗,给予实验组无创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PaO2、PaCO2、mMRC评分情况、治疗后PSQI评分、治疗期间器官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aO2、PaCO2、mMRC评分分别为(77.8±8.1)、(61.5±2.9)、(1.84±0.42),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5.39±1.09),睡眠质量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气管插管率为4.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均要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机体缺氧和CO2潴留情况,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

本文引用格式:韩丽萍.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175,179.

0引言

在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并且该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长时间发展下去会发生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现阶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主要是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生命质量、延缓急性加重作为主要原则,进而有效降低病死和致残的风险。最近几年,我国医学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医疗器械不断更新,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无创呼吸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创呼吸机可以对患者的呼吸衰竭现象进行及时纠正,提升患者诊疗的安全性。本文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进行观察,详细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随机挑选从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4例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n=42)和实验组(n=42)。在常规组中,有2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段58-80岁之间,平均为(67.8±4.9)岁;在实验组中,有21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段59-81岁之间,平均为(68.2±5.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其中包括常规吸氧、补液、抗炎、支气管扩张、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针对实验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把患者头部垫高,保证倾斜角度超过30°,把输氧管和患者的鼻部相连,并进行固定[2-3]。对无创呼吸机模式进行调节,保证在S/T模式,并对相关呼吸参数进行设定,保证吸气压在12-14cmH2O之间、氧流量在6-8L/min之间、呼吸压在5-8cmH2O之间、呼吸时间比在1:1.5-2之间。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气压和吸气压等参数进行调整,但是需要保证血氧饱和度超过90%,氧浓度不高于35%。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PaO2、PaCO2、mMRC评分情况、治疗后PSQI评分、治疗期间器官插管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利用我院自制的睡眠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越高,代表睡眠情况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aO2、PaCO2、mMRC评分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aO2、PaCO2、mMRC评分分别为(77.8±8.1)、(61.5±2.9)、(1.84±0.42),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2.2治疗后PSQI评分情况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5.39±1.09),要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
 
2.3治疗期间器官插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气管插管率为4.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均要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3。


\
 

3讨论

在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的发病主要是因为能量支出较多、食物摄入量较少、机体缺氧、全身炎症反应等。通常情况下,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为有创机械通气,该种治疗方法容易引起较多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症状的改善。而无创呼吸机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操作较为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很少并发气道损伤、肺炎等症状。无创呼吸机是利用氧气面罩等形式,把呼吸机和患者进行连接,再通过正压辅助通气,提供给患者持续呼吸支持,使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可以得到缓解,肺功能情况得到改善,使肺泡中的CO2充分排除,有效纠正患者的呼吸衰竭情况[4-5]。本文研究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PaO2、PaCO2、mMRC评分分别为(77.8±8.1)、(61.5±2.9)、(1.84±0.42),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5.39±1.09),睡眠质量好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气管插管率为4.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均要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机体缺氧和CO2潴留情况,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保龙.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3):350-351.
[2]麦麦提图尔荪·太外库力,罗旭善.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8):76+78.
[3]张杰.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5):81.
[4]梁海峰,王军,吴永丽,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31-32+40.
[5]刘晓琴.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5):49-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4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