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软组织损伤评估处理对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1:22: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评价术前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后分级处理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闭合跟骨骨折患者88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入院后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44例)和干预组(44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皮肤软组织准备,干预组在此基础加入自制术前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处理措施,两组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两年,对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定期随访两年,干预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4.55%(2例),常规组为13.64%(6例),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术前对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并根据评估分级结果制定软组织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跟骨骨折;软组织损伤;术后切口感染;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庾万军.软组织损伤评估处理对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的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192,194.

0引言

跟骨骨折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肿胀和淤斑明显,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现。本病成年人较多发生,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胸、腹伤等。由于跟骨是松质骨,其血液循环较为丰富,骨不连者少见[1]。但是,如果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临床上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主要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2],术后疗效较好,大多数患者能够取得满意的预后恢复,但是,由于跟骨的特殊解剖学结构,缺乏大量的肌肉保护,俗称“皮包骨”,如术前忽视骨折部位皮肤软组织的整体评估,患者容易在术后出现不愈合、内植入物外露、切口周缘皮肤坏死以及感染等诸多并发症[3],因此,术前对闭合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围手术期软组织干预措施,可能会对闭合性更骨骨折患者降低术后感染率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为评价术前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后分级处理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我院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88例进行术前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分级处理干预研究,结果满意,现将具体干预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8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5.55±25.27)岁,纳入标准:①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闭合性跟骨骨折诊断依据;②所有患者沟通良好,干预依从性较好,且留下真实可靠联系方式,可进行后期随访;排除标准:①骨质疏松症患者且无法耐受手术者;②精神异常、肿瘤患者、吸毒人员、交流困难者;③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恶性肿瘤或者恶性感染期患者。入组患者均征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之后择期在骨科进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治疗,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皮肤软组织准备,干预组在此基础加入自制术前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处理措施,具体措施为:术前参照Tscheme-Gotzen分度方法将本次研究中的88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分为3级[4]:

1级为非直接损伤,有表皮剥脱伴局部皮肤或肌肉的挫伤;
2级为直接损伤,有深部组织污染性挫伤或非直接损伤伴严重张力性水疱和肿胀,即将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3级为直接损伤,有皮肤广泛挫伤、挤压伤或肌肉毁损伤、血管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征。

按照上述分级,实施相应的分级处理措施:

1级抬高患肢;外伤<24h,冷敷至24h后改为热敷;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4d[5];
2级患者操作措施为抬高患肢,弹性绷带局部加压包扎;外伤<24h,用冷敷至24h后改为热敷;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q8h,连续6d;
3级患者操作措施为抬高患肢,弹性绷带局部加压包扎;外伤<24h,用冷敷至24h后改为热敷;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q6h,连续8d。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两年,即每三个月电话随访一下,对术后切口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录入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例(%)]表示,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2)检验、Spearman相关方法,P<0.05表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将本次研究中的88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4例)和干预组(44例),常规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52±25.45)岁,按照Sanders分型,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Ⅳ型8例;按照受伤类型分为车祸24例,高空坠落14例,摔伤6例。干预组患者44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12±26.14)岁,按照Sanders分型,Ⅰ型9例,Ⅱ型13例,Ⅲ型13例,Ⅳ型9例,按照受伤类型分为车祸25例,高空坠落15例,摔伤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anders分型以及受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1。


\
 


2.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术后随访两年,其切口感染率为4.55%(2例),常规组为13.64%(6例),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2=5.154,P=0.015)。

3讨论

跟骨是人体足部一个最重要的骨结构,位于脚的后半部分,和前足构成了足的一个纵型的弓,使走路更加方便,富有弹性,根骨部位受损伤引起的骨折,叫做跟骨骨折,跟骨骨折较为常见,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6],易发生于中年男性。病因多为高能量损伤,例如高处坠落,足部着地后足跟遭受撞击或者车祸所致,常见手术方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但是,随着术后随访制度的完善,我们发现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发病率较高[7],这主要是由于跟骨周围缺乏足够的肌肉和脂肪等软组织,手术过程中,切口一般选择外侧足底与足背交界的红白线处,这一部位的皮肤血供来源不同,再加上跟骨外侧壁皮质薄,一旦患者出现感染,则导致细菌快速进入骨髓腔[8],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出现严重的骨髓炎。针对于此,临床医师采取了很多预防措施,但是,效果均不显著,跟骨骨折术后的感染预防问题依然是骨折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为解决此项问题,我们探索性的采取术前对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围手术期软组织干预措施,以期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的44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在术前进行软组织评估,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干预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13.64%)显著低于没有进行术前软组织评估并进行分级处理的常规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4.55%)。

综上所述,术前对闭合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全面的皮肤软组织损伤评估及分级,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围手术期软组织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具有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詹旭,黄永梁,张军,等.非植骨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5):531-532.
[2]张宝岭,张磊.骨圆针撬拨结合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19(1):89-90.
[3]徐生根,刘炳胜,朱慧华,等.影响骨科带内置物的I类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8):838-839.
[4]郑水长,张绍安,魏新军,等.负压引流器在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不愈合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4,30(24):70-71.
[5]梁晓军,赵宏谋.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要点[J].中国骨伤杂志,2014,27(7):533-535.
[6]郭春红,孟淑英,王会琳,等.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0):117-118,121.
[7]蔡妮娜,杨婉瑜,王淑平.医护共同干预在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中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5):135-136.
[8]凌琳,诸葛恒艳.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治疗跟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18):53-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