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阴阳平衡埋线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4 13:52: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阴阳平衡埋线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及胸腹部软组织损伤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半体内半体外的阴阳平衡埋线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和穴位埋线法治疗。

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有60例患者治愈,而对照组只有34例,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结论阴阳平衡埋线法对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加穴位埋线法。

关键词:阴阳平衡埋线法;埋线法;半体内半体外;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马广记,马力.阴阳平衡埋线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5-6.

Clinical Study of Yin-Yang Balanced Catgut Embedd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Soft Tissue Injury

MA Guang-ji,Ma l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aiyang County,Zhoukou City,Henan Province,Huaiyang,Henan)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detoxification catgut-embedding for actue and chronic soft tissue.Methods 132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pathy,lumbar muscle degeneration and soft tissue injury on chest and abdomen were ran-domly into 2 group,66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detoxification catgut-embedding by semi-in vivo and semi-in vitro,while oth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catgut-embedding and acusector.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two groups.Results Three course of treaments,the 60 patients were cu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le only 34 patients were cur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ur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ch had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for experimental group,the total effect rate is 96.9%.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detoxification catgut-embedding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catgut-embedding and acusector for actue and chronic soft tissue injury.

KEY WORDS:Detoxification catgut-embedding;Catgut-embedding;Semi-in vivo and semi-in vitro;Actue and chronic soft tissue injury;Clinical study

0引言

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运用现代医学知识解释,主要是指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积累性劳损造成人体的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椎间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的病理损害,属于中医“筋伤”范畴[1]。中医理论认为瘀血阻滞是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机。穴位埋线法是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指通过埋线针将可吸收羊肠线埋入穴位内,期间羊肠线在体内发生软化、液化并被吸收的变化,利用羊肠线对穴位不断地刺激作用而治疗疾病的方法。穴位埋线疗法整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西医疗法中羊肠线液化吸收所产生的刺激,而且还包括了中医疗法中的刺血、留针(埋线)、穴位封闭等多种刺激效应[2]。总的来说,穴位埋线操作简便,创伤较小,副作用小,每次治疗间隔时间长,同时可以减少患者服药的剂量及频率,而减轻药物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近年来,笔者在穴位埋线法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摸索出新的埋线法-阴阳平衡埋线法,并运用阴阳平衡埋线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132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妇幼保健院理疗室于2016年至2018年收治的132例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男48例,女84例,年龄为19-82岁,病程最长42年,最短7d,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病例选择标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标准[3]。①有明显的外伤史或是关节扭伤史;②X线检查无骨折或脱位;③局部肿胀、疼痛;④肢体或关节功能性障碍。

1.3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疗效评定分为4级[4]。治愈:肿胀和疼痛感完全消失,并在3个月内不见复发;显效:肿胀消失,疼痛感明显减轻,偶见复发;有效:局部肿胀明显减小,疼痛感稍微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2治疗方案

2.1治疗组


确定治疗部位,选取压痛点,并进行消毒处理;准备3-0号可吸收线,将可吸收线放置于7号一次性埋线针内,进针深度1cm;向压痛点处斜刺,使部分可吸收线进入皮下,退针即可;最后贴上创口贴以防止感染。同一部位,一般治疗1-2次即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治疗次数酌情增加,直至无压痛为止。注:相关压痛区域治疗一遍为一疗程。

2.2对照组

根据患者病情而定,选取3-5个穴位,并进行消毒,行电针治疗30min后进行穴位埋线法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准备一定长度的可吸收线,将可吸收线全部放置于9号一次性埋线针内;向所选取的穴位处斜刺,当有针感时,边推针芯边退针,将可吸收线埋入穴位内即可。

3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见表1)



\


4讨论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埋线疗法,是借助羊肠线对穴位持续刺激作用的方法,是中国针灸治疗方法的重大进步和传统针具的补充[5],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儿、妇、五官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对于穴位埋线的机制,羊肠线为穴位埋线的主要材料,在机体内作为一种异种蛋白,其能在体内软化、分解及液化吸收过程缓慢,同时还诱导机体内产生一系列变态反应,促使淋巴组织致敏,配合抗体、巨噬细胞来破坏、分解并液化羊肠线,将羊肠线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等物质,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治疗过程中羊肠线可对穴位、神经及中枢产生综合作用,加快体内血液循环,增加淋巴液回流,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进而加强组织器官的活动能力,以致达到调整机体的疗效。

在研究报道中,穴位埋线对治疗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李国徽等[6]应用穴位埋线疗法选取双侧足三里、脾俞、胃俞、上巨虚、下巨虚及中脘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9%;张雍德[7]采用穴位埋线治疗167胃痛患者,选用内关、中脘、足三里等穴为主穴,总有效率为95.21%;吴步炳等[8]选取膻中、双侧定喘、肺俞进行穴位埋线,双侧曲池、足三里药物注射液穴位注射,同时口服醴泉饮加减2-4个疗程治疗支气管哮喘110例,总有效率97%;孙治东等[9]选用药液浸泡过的羊肠线在肩髃、手三里、阳池、伏兔、足三里、解溪进行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共计52例,总有效率为84.6%;张传恩等[10]在神经内科常规用药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加选取双侧心俞、肝肾、脾俞和肾俞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为(44.96±11.10),对照组为(37.47±10.36);胡培佳等[11]正面选取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配合天枢(双)、大横(双)、水道(双)、中脘、气海,背面选取肾俞、脾俞、三焦俞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血脂异常患者30例,总有效为96.7%。

中医理论认为,软组织损伤多是由急性外伤亦或是积累性劳损所导致的局部气血瘀滞,引起气血瘀滞的原因是急性外伤导致局部组织受创,经络受阻,气滞而血瘀,或是积累性劳损,气血运行不畅,气虚而血瘀,二者皆可导致“不通则痛”[12]。“痛则不通”,穴位埋线法利用这一原理将羊肠线作为异源蛋白,对穴位存在一种持续刺激作用,通过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消除炎症及组织间隙水肿而达到治疗效果[13]。本研究中将埋线方法作为创新点,在穴位埋线法的基础上摸索出半体内半体外的阴阳平衡埋线法。阴阳平衡埋线法中羊肠线不仅作为一个持续的非特异性刺激点,更为重要的是引流作用,将软组织内堆积的代谢废物通过可吸收线排出体外,消除“不通”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治疗,经过试验研究可以看出,在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上阴阳平衡埋线疗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除此之外,阴阳平衡埋线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研究报道中,张保国等[14]选用针刺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先取患侧郄穴,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后取局部阿是穴,采用捻转提插平补平泻,其治疗总有效率93.10%;邱慧等[15]利用针灸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60例,经治疗后针灸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

对于治疗后的症状反应,可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的不同,在治疗后的反应也存在个体差异。症状较轻的患者,埋线处会有轻微的反应;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埋线处会鼓起直径约几毫米不等的脓包,触感稍有疼痛,不需做任何处理。数天后脓包内容物会随线体排出体外,压痛点消失,达到治愈的效果。

5结论

本治疗方法一般能在一天起效,一疗程(相关压痛点治疗一遍)后即有明显疗效。本治疗方法优点:远期疗效好、疗程短、无副作用、零风险、依从性高、治疗成本低;是一种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韦贵康.中医筋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
[2]刘征,仝肖文,张超,等.穴位埋线法主要临床应用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12):72-73.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2-345.
[4]王子生,王子明.穴位埋线治疗三叉神经痛98例[J].中国针灸,2000,20(S1):12-13.
[5]任晓艳.重新认识现代埋线疗法在针灸医学发展中的地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04):743.
[6]李国徽,陈佳,陈凌,等.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J].陕西中医,2014,35(1):73-74.
[7]张雍德.辨证论治与穴位埋线治疗胃痛167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3):275.
[8]吴步炳,王宝库.穴位埋线、注射与醴泉饮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1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7):764-765.
[9]孙治东,王娟娟,李涛.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52例[J].中国针灸,2004,24(2):118.
[10]张传恩,接瑞玲,苏同华.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21-22.
[11]胡培佳,程红亮,储浩然.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血脂异常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2):1066-1068.
[12]奚玉红,王茎,贾学昭.放血拔罐疗法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50例[J].光明中医,2017,32(02):191-192.
[13]黄代旺.穴位埋线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03):254-255.
[14]张保国,王小迪,戴瑞美.针刺郄穴配合阿是穴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9例疗效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5):588-589.
[15]邱慧,张彩.针灸治疗慢性肩关节运动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6):837-8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7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