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乳腺癌患者护理中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1:02: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在我院接受手术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两组分别开展围术期常规护理模式与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对比护理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中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因此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乳腺癌;常规护理;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住院时间;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毋亚文.乳腺癌患者护理中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367,369.

0引言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其发病率在全身各种恶性肿瘤中约占7%~10%[1]。该病多见于绝经期女性,其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安康和生存质量。目前临床治疗治疗乳腺癌主要采用手术、化疗等方法,但是手术带来的创伤较大,术后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如何帮助患者改善预后效果和提高生存质量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多学科协作(MDT)是一种近些年来被最新提出的医学诊疗模式,主要是经多个专科医护人员共同形成协作小组,并让专科护士作为其中的联络员,经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做到医疗资源和人员优化配置,让患者感受到高质量的服务,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有相关研究认为,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开展MDT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感[3]。基于此本研究纳入60例乳腺癌患者进一步探讨MDT在乳腺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6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研究时间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按照奇偶数分组模式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中,年龄29~67例,平均(47.24±4.48)岁;病理分期:3例I期,9例Ⅱ期,11例Ⅲ期,7例Ⅳ期;其中26例局部切除,4例乳房全切。研究组30例中,年龄29~68例,平均(47.35±4.52)岁;病理分期:3例I期,8例Ⅱ期,10例Ⅲ期,9例Ⅳ期;其中25例局部切除,5例乳房全切。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责任护士对患者全程负责,遵照医嘱开展诊疗活动,给予患者入院指导、饮食、用药、运动及康复指导、出院宣教等。

研究组采用MDT护理模式:建立乳腺癌MDT医护协作小组。由具备丰富知识和资历的管床护士、专科护士、乳腺外科医生组成核心成员,同时选取营养科、康复科、心理科、影像、整形科、病理和中医科等学科医师作为其他小组成员。MDT护理模式内容:专科护士负责联络小组的其他成员,在每周的例会上讨论病情2次,而其他的小组成员则通过微信群或QQ群来通知患者的病情和诊疗信息。乳腺专科医生负责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手术情况进行汇报,管床护士负责汇报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由专科医生分析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化疗及放疗,并结合影响医师提供的乳腺彩超、钼靶片、MRI等影像学结果进行评估讨论;同时病理科医师分析现有病理检查结果,并与整形科医生协助术后重建方法。而营养、心理及康复科医生结合患者的饮食情况和康复锻炼情况提出专科的建议,并指出管床护士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1.3观察指标

⑴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状况,焦虑指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而抑郁指数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当SAS、SDS评分≧50分则提示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⑵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上肢水肿、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3.0处理数据,用2检验定性资料(n,%),用t检验定量资料(x±s),P小于0.05象征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1.5±2.8),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7.9±3.4);组间数据相比较(t=7.959,P<0.05)。

2.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

对比护理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
 

2.3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见表2。

\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安全。近年来手术方法治疗乳腺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根治性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术、扩大根治术、保乳手术以及腔镜手术等[4]。手术治疗乳腺癌能够有效缩小切除范围,但是术后也存在着各种并发症,且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有相关研究显示,MDT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效果[5]。在本组研究结果中,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结果说明对对乳腺癌患者开展多学科协作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分析原因自安于,传统的医学模式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当前已满足无法满足临床护理的需求,而包含了心理、营养、康复等多学科在内的护理协作模式已经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护理干预部分。在小组成员中医护人员能够发挥自我专长,充分体现其责任心和积极性,比如专科的心理护士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能够对其开展提前的心理干预,并且可以动员家属共同参与多学科合作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缓解减轻心理压力;患者遵从医护人员的指导能够定期开展术后锻炼,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而康复科给予专业的低弹性绷带包扎指导和淋巴引流技术指导们可以放置淋巴水肿的发生[6]。此外由于多学科的合作可以综合评估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并且各学科紧密联系可以为患者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从而实现资源和人员的优化配置,能够缩短患者的诊疗和住院时间[7]。

综上所述,将多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华.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对其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4):80-81.
[2]张密,潘宝莹,黎淑玲,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8):24-27.
[3]武佩佩,强万敏.以多学科团队为主导的乳腺癌生存者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2):48-50.
[4]Nira Kumari Shahi.多学科乳腺癌团队在乳腺癌患者决策辅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9):54-57+69.
[5]倪澄,蔡灵芝.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24):3249-3252.
[6]张新春,王义海,葛玉红,等.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199-2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