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概述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10:59: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细胞癌变后,细胞大小不等,排列不一,细胞连接松散,极易造成细胞的脱落。游离的癌细胞会发生血液转移和淋巴转移,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乳腺癌的病因,诊断情况以及治疗手段进行概述,旨在推进乳腺癌的治疗进展,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乳腺癌;诊断;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迟昊,李昆临,于乐,等.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概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8):83-84.

0引言

乳腺癌在当代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由于乳腺癌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没有引起患者足够重视,发展到晚期,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临床肿瘤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1乳腺癌病因

1.1家族史


据研究表明,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明显高于常人,这可能与其体内所携带的基因和相似的生活环境有关。一级亲属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较常人高出2-3倍;二级亲属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发病率较常人高出2倍左右。

\

 
1.2易感基因

BRCA1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对肿瘤基因进行调控。当该基因上的等位基因发生缺失时,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就会丧失,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高。80岁左右乳腺癌女性患者中BRCA1发生突变的阳性检出率高达85%。

1.3激素

乳腺癌的发生,除物理、化学因素以外,还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关。女性初潮早,绝经晚,肥胖,口服避孕药等因素也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1.4不良烟酒习惯

乳腺癌的发病率也会通过不良的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而增加。酒精可以增加血浆中的雌酮和雌二醇值;烟草燃烧产生的大量尼古丁等致癌物质也会提高乳腺的患癌风险。

2乳腺癌的诊断

2.1临床表现


早期的乳腺癌通常不具备典型的症状。乳腺癌患者会伴有乳头溢液、“酒窝征”、无痛性肿块和乳房大小不一、淋巴结肿大等表现[2]。

2.2辅助检查

2.2.1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利用X射线等粒子流与高灵敏度的探头在乳腺周围做断层扫描,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晰,对病灶的形态,强化模式以及血流动力学都可以做出准确的评估。乳腺癌细胞分泌大量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该因子可以诱导肿瘤内部形成血管。在给予水溶性造影剂后进行CT检查过程中,中央区与周缘区的强化的先后常常作为区分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的依据。良性病灶中央区的强化比周缘区早,恶性病灶反之且常常强化不均匀,然而,CT伴有高辐射危害,其辐射会对染色体和细胞造成明显损伤,使基因发生突变,也会诱发癌变。

2.2.2乳腺钼靶X线: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发现钙化病变最敏感的检查方法[3]。乳腺钼靶X线在探测乳腺时,可以检测其中的微小钙化,且对临床上的无法触及到的隐匿性乳腺癌有较高的检出率。

2.2.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利用电磁信号将不易探测到的病灶清晰显示,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2.2.4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利用多普勒血流显像和频率为8~15MHZ探头技术判断由于乳房内部组织牵拉等原因引起病灶征象[4]。该技术不受乳腺致密程度的影响,因此当乳腺钼靶X线检查无法确诊时,可以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联合诊断,但是该技术对于退化型、萎缩型的乳腺所呈图像不清晰,检出率不高。

3乳腺癌的治疗

3.1治疗方针


在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应兼顾进行。对于乳腺癌早中期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晚期患者,则应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治疗的主要目的。

3.2治疗手段

3.2.1手术治疗


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手术对癌变的乳腺细胞进行清除,并降低术后的转移率。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全乳房切除或局部切除乳腺肿瘤并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进行插管引流,同时检测皮下是否有积液,以保证手术部位引流通畅。然而乳腺属于皮肤的附属腺,因此完全意义上的全乳切除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是非常困难的。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多为保乳切除术,而其成功的关键则在于选择合适的病例。对于早期乳腺癌更加适用。

3.2.2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疗法(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指在术前或放射治疗之前应用全身性化疗,目的是消除浸润灶,及早控制转移灶,预防远处转移从而更加准确的判断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5]。同时也可以降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增加保乳手术的几率。针对术后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如果发生转移,可采用TE方式进行化疗;如无淋巴结转移则进行TC方案或FEC方案进行化疗。但同时,新辅助化疗也有其弊端:①当病人对此治疗方法不敏感时,如不加以合理改变,则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②新辅助化疗在一定程度上会阻塞淋巴管,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3.2.3内分泌治疗

乳腺细胞中存在大量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因此长期在该激素环境下生长的乳腺癌细胞也会受到此类激素的调节。在乳腺癌的生长过程中,雌激素对其有促进作用[6],因此可以人为对雌激素进行调控,如运用芳香化酶抑制剂等内分泌治疗药物,以便控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3.2.4靶向治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是一种预后差且易复发的亚型[7],可以预示早期乳腺癌细胞复发转移,是一个可用于治疗的重要靶点。利用各类互补的靶向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如曲妥珠单克隆抗体DM1(T-DM1)是一种新型的抗HER-2的药物,该药物不仅具有其靶向性,同时也将细胞毒物质(DM1)等运送进靶细胞。此外,帕妥珠单克隆抗体(Pertuzumab)、拉帕替尼(Lapatinib)也可对于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3.2.5放疗

相比于手术治疗,放疗可以更好的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加强对癌变部位的控制,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当乳腺癌发生远处转移时,放疗成为了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此法可以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该方法在乳腺癌的综合性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4 小结

乳腺癌在如今已经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当代人的生活环境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相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与治疗多样化密不可分。明确乳腺癌的病因以及针对不同的病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临床的治疗有重大意义。在标本兼治的同时,更应该照顾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争取在延长患者寿命的基础上,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参考文献

[1]程多,梁芳,张青松,等.中原地区家族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06):68-70.
[2]王肃敬.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8):99-100.
[3]杨会.彩色超声联合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的影响评价[J].临床研究,2019,27(09):150-151.
[4]侯爱勤.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病理分析[J].系统医学,2018,3(09):148-149.
[5]贺春钰,糟航,木妮热·木沙江,等.新辅助化疗后N_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9(17):2761-2764.
[6]邱瑞珊,张建龙.乳腺癌治疗的新进展[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14,116-119.
[7]冯拓,李恒宇,盛湲.乳腺癌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双靶向治疗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2019,40(03):150-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57.html
本文标签: 乳腺癌 ,诊断 ,治疗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