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人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0 09:43: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是医院护理以及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老年患者群体的特殊性来看,除做好疾病本身的护理工作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身心感受,为其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患者;人性化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柳红丽.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人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324+330.

0引言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较常出现的一种慢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患病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1]。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糖尿病不仅给老年群体、患者构成了极大的风险,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就健康管理层面而言,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导致大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多种慢性疾病;②引起肾功能衰竭或者失明等不良后果;③需要患者接受长期治疗,给其生活带来不便;④受到病情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做好糖尿病患者的诊治与护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上述危害的发生几率,是当前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目标。

\

 
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其中约有六成以上的患者伴有其他慢性并发症,而并发症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大了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也给整个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尤其是老年患者,除了做好专科护理工作外,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免疫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关注跌倒等意外事件的防控。根据既往护理实践,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大致可以分为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等内容,以完善的护理方案为基础,明确各个护理环节的意义以及预期目标,继而严格按照护理程序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不仅能最大限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严重心理问题以及并发症等的发生,还可促进一线护士、患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以及科室整体护理水平的提升。以饮食护理为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严格控制,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因饮食控制不当出现病情加重或引起某些并发症)[2]。护理环节,责任护士可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让患者充分意识到严格控制饮食的重要意义;由护士、营养师、医师、患者共同参与,制定饮食方案,合理调配膳食结构,并据此开展饮食指导方面的工作,必要时也可根据患者的症状搭配饮食(如对口渴多饮患者,告知其适量食用萝卜与苦瓜等食物)。

2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1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意义。人性化护理是当前护理界的热议话题,是一种个性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的提出,旨在促使患者的精神、心理与社会达到一个相对舒适且让各方满意的状态。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该模式更加关注患者的人性化照顾与关怀,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的践行。而护理实践中,受到性别、年龄、性格、社会经历、政治背景、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种疾病的不同患者在护理需求、护理期望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采取统一的护理方案,并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而实际护理效果与患者护理期望之间的矛盾,将可影响到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继而出现依从性低等问题。就这一层面而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人性化护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临床护理工作本身起源于生活照顾,其基础护理内容包含了大量生活护理项目,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之中,既是患者的实际需求,也是实现优质护理的重要条件[3]。尤其是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士不仅需要掌握老年人常规护理方法、糖尿病专科护理方法、基础护理内容,还需要在护理活动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症、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继而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以及护理评估结果,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满足患者个体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之上,护士需要重视基础护理工作,兼顾患者的身心感受以及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让患者真实地感受到护士的关爱,拉近双方的“距离”。而大量的实践证据表明,于沟通、心理引导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为患者的依从性提升以及病情的控制提供重要保障。

2.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旨在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减轻患者方的心理压力,树立或重建患者的治疗信心。从患者的角度考虑,若自身能够获得医院的专业照护,并获得了一定的支持与鼓励,则接受治疗时也将保持一种相对轻松的状态,这对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而言,有着积极作用。以下就人性化护理的措施进行论述。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质量与糖尿病病情控制密切相关,其护理意义在于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合理搭配饮食,将患者的机体维持在一个健康状态。在合理诊断患者的病情后,护士即根据科室护理程序,对其展开饮食疗法,并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既往饮食行为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由护士、营养师、患者以及医师共同参与,制定可行的饮食方案,并通过饮食干预重要性方面的知识的宣传,提高患者对饮食控制的重视程度。制定具体的饮食计划时,主要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饮食习惯、病情控制需求(计算每日蛋白质、热量、脂肪等的摄入量)。临床症状:①口渴多饮者,食用菠菜、苦瓜等,沙参等煎水饮用;②多食易饥者,食新鲜素材;③腰酸耳鸣、尿频者,多食熟地等。

\

 
用药护理: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对各类常用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以及禁忌证等进行学习,并做好合理用药方面的指导。于住院期间,教会患者、患者家属正确应用血糖仪,并告知患者血糖监测计划,叮嘱患者家属协助或者督促患者进行血糖的定期监测,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必要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根据监测结果等合理调节药物剂量。

优化环境:大量的证据表明,病房的环境与患者心理密切相关。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一线护士需对现有的病房环境进行适当优化[4]。考虑到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在病区的设置上,需合理设置警示牌、路标、扶手等,并尽可能营造出一种家庭化的氛围,使患者在住院护理期间感受到来自医院、护士的关爱。此外,在夏秋季节,考虑到蚊虫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电蚊香驱蚊),进行灭蚊、灭虫。

情感沟通: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定期对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通过与患者的有效交流,了解其对糖尿病专科护理或者基础护理的实际需求以及对现有护理模式的改进建议。在沟通期间,充分注重患者的隐私,并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主动为其提供优质的、针对性服务。在沟通用于方面,兼顾规范文明用语以及语言的亲情化,规避频繁使用文明用语等现象,避免沟通过程过于“生硬”,导致患者与护士之间的“距离”被拉开。面对情绪相对激动或存在明显负性情绪的患者时,讲究言语沟通的巧妙性,在掌握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后,给予可靠的干预方案,控制患者的病情。

其他护理内容:除上述护理内容外,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护理以及运动干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从人性化护理的角度考虑,不同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具有一定的差异,进行并发症控制时,应当对各类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进行“集中”管理,采取与其风险高低相适应的护理措施。如在糖尿病足的预防上,应当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经临床验证、疗效可靠的预防措施,并叮嘱患者在采取预防性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常见“危险信号”,以便及时进行应对。在运动护理方面,现有医学证据表明,有效的运动锻炼,能够提高患者的耐糖量。而与一般患者不同,老年患者进行运动锻炼的强度、方式等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何兼顾运动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年龄特征,是运动计划制定的关键[5]。正常情况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护理应当以控制体重、锻炼心肺、降低血糖等为主要目标,适量进行锻炼,并做好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应对工作。

3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是一项艰巨任务,从优质护理的角度考虑,相关医护人员在制定、实施护理方案时,应当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展开人性化护理,逐步提升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吕梦.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231.
[2]白梅.社区人性化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9):1040-1041.
[3]徐剑晶,张天大.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对照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4):139-140.
[4]杨万英.人性化护理在9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观察与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98-2799.
[5]赖颂妮,丘爱荣.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7,30(2):470-4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