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联合应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麻醉,研究组应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阻滞操作时间。结果研究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阻滞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并不会明显延长患者阻滞操作时间,并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喉罩全麻
本文引用格式:高业刚.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联合应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34-135.
0引言
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桡骨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手术进行骨折复位是目前临床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在手术治疗过程麻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老年患者因机体功能退化,对于麻醉的耐受能力明显降低,因此合理选择麻醉方式非常关键[1]。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在为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可以提高患者麻醉安全性。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2]。随着医学科技的拓展,超声在多种疾病诊断以及手术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几年,超声引导在神经阻滞中也得到良好应用[3]。本次研究分别对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解剖定位臂丛神经以及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龄12-75岁,平均(32.4±2.1)岁。研究组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10-78岁,平均(32.2±2.4)岁,在年龄、性别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明显,一般资料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满足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指征;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②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③患者伴有恶性肿瘤。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均接受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收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麻醉,经臂丛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选择合适位置将穿刺针水平垂直刺入皮肤内,并将其缓慢向脚侧推进,当发现存在异物感或突触时停止操作,将真有固定后进行回抽,若在回抽时没有发现血液,则将0.5 mL/kg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13446,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注入。
1.2.2研究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手术方案与对照组一致,术前使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国药准字:J20070010,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剂量2 mg/kg,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胺(国药准字H20060869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剂量0.15 mg/kg,舒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54172,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剂量0.5 mg/kg,进行麻醉诱导,该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为患者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使用超声仪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探测,通过不断调整和改善,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图像,使用神经阻滞针在距离探头外侧0.5 cm处,沿探头长轴缓慢进针,对进针动态情况进行超声观察,并根据超声影像进行进针角度以及进针深度调节,在确定穿刺针达到指定位置后,将0.5 mL/kg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注入,并在注入过程中对药物扩散以及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确定麻醉是否将目标神经全部包裹。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喉罩进行置入,并进行麻醉剂连接,对患者呼吸进行控制,术中使用2-3 mg/(kg·h)丙泊酚以及0.1-0.2 uk/kg·min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在手术结束5 min时停止用药,在患者清醒后将喉罩移除。
1.3观察指标。对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麻醉优秀为手术时患者完全无疼痛情况;麻醉为手术期间有轻微疼痛,通过进行静脉麻醉药物追加后明显缓解;麻醉失败为患者需经其他途径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两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进行记录,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主要记录项目包含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局麻药物中毒等。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麻醉效果分析。对照组患者麻醉优秀患者23例,麻醉良好患者12例,麻醉失败患者10例,成功率77.8%;研究组患者麻醉优秀患者32例,麻醉良好患者11例,麻醉失败患者2例,成功率95.6%,研究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阻滞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阻滞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非常关键,臂丛神经阻滞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上肢手术麻醉方式,为提高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手术过程中常配合喉罩全麻进行麻醉[4-6]。但是在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麻醉时,因穿刺操作不准确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损伤以及神经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麻醉效果产生影响[7-9]。超声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目前在多种穿刺操作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起到良好的穿刺定位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阻滞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可以明显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喉罩下全麻麻醉并不会明显延长患者阻滞操作时间,并且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付佳,吕红杰.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麻醉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B12):77-78.
[2]赵玲,李静,党旭云,等.超声引导下C5和颈浅丛联合阻滞与高位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手术中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8,40(3):242-247.
[3]赵丽艳,张卫,陈可新,等.超声引导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患儿上肢骨折固定术后镇痛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7,37(7):781-783.
[4]谢平,查本俊,吴志云,等.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对左旋布比卡因ED50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2):184-185.
[5]邓双钊.胫骨骨折手术运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后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7):802-803.
[6]陈凤萍,唐培佳.超声引导颈神经通路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12):52-54.
[7]陈伟,刘洋,张毅,等.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7):108-111.
[8]周慧鹏,王茹,李承瑞.喉罩全麻联合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88-89.
[9]付佳,吕红杰.B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麻醉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7,v.20(S3):87-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