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通过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围手术期精神症状的影响和应用。方法抽取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此5年间手术室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2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研究组(1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聚焦解决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阶段性护理后的其护理效果等。结果术前1 d两组缺乏活力因子评分、焦虑忧郁因子评分、激活性因子评分、思维障碍因子评分、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和BPRS总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研究组缺乏活力因子评分、焦虑忧郁因子评分、思维障碍因子评分、敌对猜疑因子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激活性因子评分比对照组更高,两组BPR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此次研究中比仅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更佳,精神症状明显改善,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护理工作中。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聚焦解决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张琴.浅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围手术期运用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精神症状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74,378.
0引言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病中的常见类型,患者通常有思维、感知觉、行为与情感等方面障碍[1]。根据临床相关报告指出,将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2]。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知力与行为控制能力,进而提高临床疗效[3]。但此方面报告少之又少,在此次实验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20例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讨论和分析,旨在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对于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现将此次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此5年间手术室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2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研究组(1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中女性4例,男性6例,年龄21~66岁,平均(43.45±5.46)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5例,年龄22~67岁,平均(43.52±5.77)岁,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史>2年,对患者的基础资料通过应用统计学对比分析后显示,差异细微(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聚焦解决护理模式,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问题描述: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使用护理沟通技巧在与患者交流中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真实想法,充分了解诊疗外相关信息。同时为病患普及精神分裂症疾病、手术和麻醉等相关知识,知晓病患对手术的准备状态和存在的问题。(2)构建可行阶段目标:护理人员需和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及家属一起进行病情讨论,一同剖析自身优势,充分了解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期望,共同制定安全手术的目标,并保证目标可实现。(3)探查例外:医护人员在与病患沟通过程中,帮助病患回忆以往出现问题被偶然解决的情形,让病患思考怎样可以使以往的“偶然例外”情况再次发生,鼓励患者发现例外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并对病患的精神症状进行评估干预。(4)给予反馈:待患者进手术室后,通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并称赞其做出的努力,采用刻度化评分评估目标的实现情况后对目标进行适当调整。(5)评价进步:麻醉前对患者的进步应用相应技巧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正面反馈,肯定其努力与进步情况,再根据实际完成情况扩大自己的目标,以明确后续方法与行动。
1.3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的缺乏活力因子评分、焦虑忧郁因子评分、激活性因子评分、思维障碍因子评分、敌对猜疑因子评分等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比较。BPRS量表是精神科专业的精神症状量表,总分126分,总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精神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18.0软件)中,经由t检验,聚焦解决护理模式与仅行常规护理方式的比较,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1 d和麻醉前BPRS评分进行对比观察,术前1 d两组缺乏活力因子评分、焦虑忧郁因子评分、激活性因子评分、思维障碍因子评分、敌对猜疑因子评分和BPRS总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研究组缺乏活力因子评分、焦虑忧郁因子评分、思维障碍因子评分、敌对猜疑因子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激活性因子评分比对照组更高,两组BPR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3讨论
患者产生精神分裂症有许多方面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性环境、自身体质因素、个性特征、先天遗传因素和器质因素等[4]。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有思维、感知觉、行为与情感等方面障碍。患者在一般情况稳定时,可进行手术治疗[5]。但患者因长期遭受疾病困扰、治疗频繁等,导致具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压力,易造成心因性精神疾病的发生[6]。医护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同状况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案[7]。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未来导向的护理干预模式[8]。其主要通过知晓病患对手术的准备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期望后制定安全手术的目标,使患者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展现,以达到设立目标等方面措施促进患者的精神疾病康复。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而言,聚焦解决模式更注重患者自身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结合[9]。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知力与行为控制能力,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此次研究中比仅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攻击、焦虑、抑郁等一系列精神症状,值得将其推广普及于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蒋中香,甘柳萍,周霓.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鸣治疗仪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3):1670-1673.
[2]沈爱华,朱海燕.聚焦解决模式对伴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围术期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22(18):105-107.
[3]典慧娟,范艳竹,王琳琳,等.聚焦解决模式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2):3934-3937.
[4]郭春丽.聚焦解决模式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9):71-73.
[5]黄晓薇,吴欣期,焦清仪,等.基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23G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25(13):67-69.
[6]张文杰,罗平,郭红梅.一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Ⅲ度压疮患者应用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J].江苏医药,2010,36(7):866-867.
[7]沈爱华,朱海燕.聚焦解决模式对伴精神分裂症手术患者围术期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6):20-22.
[8]Delara Brandal,Michelle S.Keller,Carol Lee,et al.Impact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and opioid-free anesthesia on opioid prescriptions at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a historical-prospective study[J].Anesthesia&Analgesia,2017,125(5):1784-1792.
[9]Edyta Kotlińska-Hasiec,RafałR Rutyna,Ziemowit Rzecki,et al.The effect of crystalloid infusion on body water content and 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under spinal anesthesia[J].Advances in Clinical&Experimental Medicine,2017,26(8):1189-11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