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牙冠延长在治疗残根残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于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 年 8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 120 例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牙周情况以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情况发现, 研究组患者的牙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牙冠延长术在治疗残根残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 值得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牙冠延长术;残根残冠患者;临床效果;咀嚼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魏学忠, 文民. 牙冠延长术在残根残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97):45-46.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牙齿残根残冠患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1]。残冠就是牙齿由于龋坏的而导致的牙冠大部分的缺损;残根就是牙冠基本消失,只剩下牙根。残根残冠可能导致根尖周围炎,严重的还会刺激口腔黏膜形成口腔癌。残根残冠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影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 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残根残冠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我院使用牙冠延长术治疗残根残冠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做如下报道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6 年 8 月至 2018 年 5 月收治的120 例残根残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61 例,女59 例, 年龄 23-59 岁,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29.6±7.6)岁。研究组男 29 例,女 31 例; 平均年龄(30.1±8.1)岁。纳入标准:符合残根残冠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果牙周基础治疗和较为完善的根管治疗,牙根形态和长度符合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条件。排除标准:心肝肾等主要脏器患有严重病变的患者,药物过敏的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 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以及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0.05)。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同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研究。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进行完善的口腔清理,龈下刮治以及完善的根管治疗,对牙菌斑和牙龈的炎症进行控制,并用 X 线片检查牙槽骨情况。
1.2.1对照组:对照组残根残冠患者采用牙龈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消毒后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的浸润麻醉 [2]。采用 11 号的刀片在患者的牙龈边缘进行内斜切口,并对覆盖和黏连在断面的牙龈组织进行切除,直至断面完全暴露出来,最后进行止血,上塞治剂,一周后去除塞治剂。
1.2.2研究组:研究组残根残冠患者采用牙冠延长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消毒后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的浸润麻醉。探明段端的位置与范围之后,参照同名的牙龈缘以及邻牙的牙龈缘,估计手术龈缘根向的复位程度以及去骨量,联合使用翻瓣术和骨切除术,暴露出牙根的断面, 设计切口的新龈缘,使用高速的涡轮钻将多余的牙槽骨去除, 使牙断面和牙槽骨相距 3 mm 左右,然后进行刮治使根面平整,将牙根表面璀璨村的牙龈组织去除防止在附着,修正牙槽骨的形态,对牙龈修剪并复位,对伤口进行缝合,上塞治剂 [3]。一周后去除塞治剂并拆线。术后教会所有患者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并定期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手术方法下的治疗效果,其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患者的牙龈健康,牙龈切口较为良好;与相邻的牙龈没有明显的差异,无松动和牙周袋现象;修复体稳固;有效:牙龈的颜色较为正常,修复体没有明显的松动,牙槽骨轻度吸收,根尖无异常现象;无效: 牙龈的切口愈合情况,牙龈退缩或者红肿较为明显,修复体松动,牙槽骨吸收较为明显。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不同时间段的牙周情况,评价其SBI(龈沟出血指数) 和 PD(牙周探诊深度),指标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咀嚼功能,咀嚼功能评价标准为: 良好:患者能够正常咀嚼,疼痛感大体消失,无出血状况; 一般:牙龈颜色正常,骨质新生减少,牙周袋变浅,无分泌物, 牙齿松动程度明显;一般:患者不能正常咀嚼,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 SPSS 18.0 进行分析,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其中计数进行 χ 2(%)检验,计量进行 t 检测( ±s)检验,非正态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P< 0.05 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治疗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患者使用牙冠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体见表 1。
2.2牙周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牙周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以及牙周探诊深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体见表 2。
2.3咀嚼功能。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咀嚼功能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功能改善良好人数明显多与对照组(P< 0.05),具体见表 3。
3讨论
牙冠延长术,给残根残冠患者带来了福音,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齿健康和生活质量。牙冠延长术就是在符合牙周生物学宽度的基础下,使更多的健康牙体组织暴露出来。通过翻瓣术、刮治等手术方法将一定量的牙槽骨和牙龈去除掉,增加牙齿的暴露量,继而再进行一定的修复,改善牙龈的美观程度。如果使用牙龈切除术,不便于后期对牙体的修复。而牙冠延长术暴露了残根之下的牙龈断面,可以有效减少增生、炎症的情况的发生,保持牙龈的健康和稳定,满足后期的修复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牙冠延长术的患者对于残根残冠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牙龈切除术(P< 0.05);并且术后研究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以及牙周探诊深度显著由于对照组(P< 0.05)。还可以发现,术后六个月对照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相较于术后一个月有较为明显的加重。术后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牙冠延长术在治疗残根残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对于残根残冠修复和保存效果较好,显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应当注意,在手术后还应当防止牙龈组织黏连和验证等现象发生,以提高对于残根残冠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武庆华, 张晓东, 朱坤. 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7):1047-1049.
[2]王媛 , 武竞业 , 吴非. 口腔残根与残冠采用根管纤维桩系统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2(05):50-52.
[3]刘剑英 , 随丽娜, 苏智勇. 对比微创拔牙法与普通拔牙法拔除残根残冠的效果 [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01):59+61.
《牙冠延长术在残根残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3/2019010304392217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