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膝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9-01-03 16:32: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 2016 年 1 月至2017 年 12 月因胫骨平台骨折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100 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 50 例,给予对照组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给予观察组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切口长度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疗效显著,不仅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而且能促进患者骨折尽快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 膝关节镜;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手术

本文引用格式:李有才. 膝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47+49.

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该骨折不仅类型多样,临床表现复杂,而且还会对半月板及韧带带来损伤, 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到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并出现骨关节炎、关节僵硬的疾病,因此必须要恢复关节面及其附属结构的稳定性。过去针对该病临床上常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该术不仅创伤较大,而且对关节腔内合并损伤难以处理。在我国微创技术与关节镜技术的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膝关节辅助下微创手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今选取 2016 年 1 月至2017 年 12 月因胫骨平台骨折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 例,探讨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因胫骨平台骨折而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100 例,患者经WHO 制定的胫骨平台骨折疾病判定标准 [1] 结合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或三维 CT 重建得以确诊。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凝血机制异常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50 例。观察组男 34 例,女 16 例;年龄为 23-61 岁,平均(39.5±3.4)岁;交通伤、坠落伤、运动损伤、重物砸伤的例数分别为 23 例、14 例、10 例与 3 例。对照组男 35 例, 女 15 例;年龄为 23-60岁,平均(39.4±3.5)岁;交通伤、坠落伤、运动损伤、重物砸伤的例数分别为 22 例、15 例、9 例与 4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年龄、性别比例、受伤原因等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腰硬联麻或全身麻醉后协助患者平卧,在患膝上绑止血带。于膝关节前正中行切口入路,将胫骨平台和上段暴露。将关节囊切口并在直视下复位,保证平台关节面平整。如果患者存在塌陷骨折,则给予胫骨前房骨皮质位置开窗,应用骨膜剥离器进行撬拨复位,对缺损部位进行异体骨植骨,后应用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

1.2.2对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硬膜或全麻后协助患者平卧,用止血带绑住患膝,按照膝前内外侧惯用标准入路,置入关节镜,冲洗关节腔,将内部游离体、积血与血凝块进行清洗,按照一定吮吸检查整个关节腔,查看半月板、胫骨平台股骨踝软骨、前后交叉韧带有无损伤。对于劈裂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下手法按压或克氏针撬拨方式复位,确保关节面复位凭证且平台无台阶情况,用空心钉固定,术后再关节镜下对血凝块与碎屑进行冲洗,对合并的半月板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进行处理;对于塌陷骨折、塌陷合并劈裂骨折、胫骨踝间嵴骨折患者,先用关节镜探查,应用探勾掀起半月板,找出胫骨平台塌陷范围与骨折类型,对骨折塌陷位置用前交叉韧带胫骨定位器进行定位,对骨折块用复位巾钳临时固定,对塌陷平台用撬拨器或克氏针复位,塌陷面平整且骨折复位良好后,应用空心钉或锁定钢板皮下插入方式固定,术后冲洗血凝块或碎屑,处理半月板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对于内外侧平台双骨折患者,先行长切口将支持钢板一侧放入,将关节外骨折线暴露,给予关节外复位。两组患者术后皆给予3 d 的静脉镇痛泵镇痛,用弹力绷对患膝与小腿加压包扎,做好患膝冷敷工作。术后当天给予抗生素防感染,12 h 后给予抗凝治疗。术后 24 h 后拔除引流管,术后一周按照患者情况给予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术后半年观察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①疗效观察 [2],显效:患者膝关节屈伸范围、关节稳定性、屈伸运动及行走能力等都恢复正常,疼痛消失; 有效:患者膝关节弯曲程度超过 120°,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 疼痛在可接受范围内;无效:膝关节屈曲程度达不到上述标准, 稳定性差,连续剧烈疼痛。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记录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与骨折愈合时间。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特应用 SPSS 20.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 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 P< 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切口长度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 1、表 2。
\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多因高能量损伤而引起,手术治疗必须要以恢复下肢力线与稳定膝关节为立足点,确保关节面能有平整的解剖复位。过去对患者给予的传统切开复位术,不仅无法对关节内其他合并损伤进行处理,而且在术中还需要对软组织、关节囊与骨膜进行广泛剥离,这就会加重患者的损伤程度,导致患者关节内感染或血肿,对骨折愈合带来影响, 甚至会引起患者失去功能锻炼时机而引发膝关节晚期功能障碍 [3]。随着我国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不仅创伤较小,能实现准确复位,还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切口长度显著较低,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主要是因为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切口较小, 视野清晰完整,能一并处理半月板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且可以对关节面复位情况进行监视,防止患者再次受到打击; 在膝关节镜手术下,能实现螺钉与钢板准确摆放,防止螺钉与克氏针在关节腔内置入,对骨折复位提供便利;该术能对关节腔中的碎屑组织、积血与血凝块进行清除,能消除膝关节炎性反应,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对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提供帮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该术不适合于严重粉碎性且严重错位骨折患者。

综上所述,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膝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疗效显著,不仅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而且能促进患者骨折尽快愈合,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硕. 探析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63):93+96.
[2]毛军. 研究膝关节镜联合微创治疗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S1):51.
[3]邹良军 . 膝关节镜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9(29):122-123.

《膝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03/2019010304324613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