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满意度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7 14:46: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予以母乳喂养护理策略,对比两组产妇泌乳评分情况、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产妇泌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化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产妇用以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乳汁分泌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术;母乳喂养;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侯非.剖宫产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满意度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74-275.

0引言

母乳可以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和抗体,能够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有利于促进新生儿成长[1]。本院一直提倡母乳喂养,给与新生儿最安全的喂养方式。但是,进行剖宫产术产妇,由于产后的静脉输液、伤口疼痛等原因,错失泌乳的最佳时机,造成母乳分泌延迟,降低母乳喂养率,不仅影响母体的恢复速度,还影响着新生儿的身体发育。本次实验主要对针对剖宫产术产妇实行母乳喂养护理,观察其护理满意度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在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中选取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26.47±1.21)岁;最大孕周40周,最小孕周37周,平均(38.15±1.21)周;其中有33例初产妇,7例经产妇。实验组:最大年龄34岁,最小年龄35,平均(25.37±1.36)岁;最大孕周40周,最小孕周38周,平均(39.15±1.08)周;其中有34例初产妇,6例经产妇。将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均录入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P>0.05判断无统计意义。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知情本次实验,并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传染性疾病者;(2)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者;(3)恶性肿瘤者;(4)产后出血量超过200毫升者。

1.2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基础护理、饮食指导等。实验组产妇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倡导母乳喂养:①详细为患者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对于产妇,能够有效帮助产妇进行子宫收缩,排净恶露;②对于新生儿,有利于增加抗体,促进其生长发育[2];③产妇术后送入病房后,护理人员需协助新生儿进行吮吸乳头;④术后6小时,指导产妇亲喂新生儿,协助新生儿含接乳头。(2)指导喂养体位:由于刀口疼痛,实现母乳喂养存在一定困难。护理人员需要协助产妇侧卧位进行亲喂,其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呈C形握住乳房上下两侧,帮助新生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另一只手扶住新生儿头部,防止鼻部受压,影响呼吸。(3)心理疏导:情绪往往影响着乳汁的分泌,所以尽可能让产妇处于放松的状态。及时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4)乳房护理:①观察产妇乳房肿胀情况,针对生理肿胀进行乳腺疏通,确保乳汁分泌通畅;②部分产妇由于没有掌握好正确哺乳的姿势,导致乳头皲裂,及时帮助产妇涂抹乳头霜,并运用吸奶器进行收集乳汁,促进分泌。(5)饮食管理:术后6小时内禁食;6小时后可饮少量;排气后可进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油腻、辛辣等食物。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泌乳评分情况(满分3分)、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①泌乳评分标准:3分,产后第三天开始,产妇泌乳量可达到新生儿需求;2分,产妇可以母乳喂养新生儿,不过,需要额外增加人工喂养次数;1分,产妇能够分泌少量乳汁,却无法满足新生儿需求;0分,无乳汁分泌。②母乳喂养分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奶粉喂养;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混合喂养)/n*100%。③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n×100%。

1.4统计学处理。在本次实验中,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泌乳评分情况执行t数值检验,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判断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泌乳评分情况。实验组产妇产后48小时、产后72小时泌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明显差异化,存在统计学意义。

\


2.2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产后72小时,实验组产妇有13例母乳喂养、25例混合喂养、2例奶粉喂养,母乳喂养率高达95.00%;对照组产妇有9例母乳喂养、22例混合喂养、9例奶粉喂养,母乳喂养率77.50%;实验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显著高出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3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经过护理后,实验组产妇中,非常满意有16例、一般满意有23例、不满意有1例,总体护理满意率达到97.50%;对照组产妇中,非常满意有11例、一般满意有21例、不满意有8例,总体护理满意率为80.00%;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

 
3讨论

剖宫产术属于非自然分娩,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挽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手段[3]。由于产妇缺乏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加之术后体位受限、刀口疼痛,情绪波动过大等,都严重影响着母乳喂养。本次研究以母乳喂养为中心,展开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的结果。

母乳喂养护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产前提倡母乳喂养,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产后及时帮助产妇进行泌乳、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尽早开奶,以及乳房护理等,完成初步的母乳喂养[4];对产妇进行情绪疏导和饮食上干预,从而有利于增加泌乳量,实现母乳喂养。本次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产后泌乳评分、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性的母乳喂养护理,能够改善产妇产后的泌乳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利于促进产妇术后恢复,新生儿生长发育。同时,可以提高护理率,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殷田田.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8(24):203.
[2]香寰,黄晓丽,陈月兰.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与护理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8):166-168.
[3]王洁.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剖宫产后母乳喂养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58-259.
[4]沈莹平.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母乳喂养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8(23):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1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