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关节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12月,60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12月,600例患者采用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丛性、疼痛干预有效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两组评价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抽查护士的住院评估准确率和病情观察及时率有统计学差异(2=5.829,4.281,P<0.05);抽查患者及其病历资料中的疼痛相关记录及其满意度,结果显示,并发症干预有效率、护理记录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2=8.147,4.339,7.515,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结论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于关节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能够指导专科护理干预与质量控制,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率,促进了患者早期康复。
关键词:骨科;护理;质量指标;结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倪杰,陈小俊,黄天雯,等.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关节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386,392.
0引言
骨科是高风险科室,常见的专科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呼吸道梗阻、创伤性休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脊髓损伤、神经损伤、重度疼痛、感染、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压疮、跌倒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与术后功能康复,需要重视骨科专科护理的质量管理[1]。关节外科以收治老年骨科患者为主,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增加了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的难度。为了加强专科护理质量建设,我们研究制定了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应用于关节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指导专科护理干预与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12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抽取600例骨关节手术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12月随机抽取6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患者年龄≧18周岁;意识清楚,能够配合采集临床资料。排除标准:无法配合调查者。观察组:男225例,女375例;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平均65.21±5.87岁。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手术158例;膝关节置换手术162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手术91例;关节镜手术189例;其中一二级手术102例,三四级手术498例,住院时间9~20d,平均11.62±2.76d。对照组:男251例,女349例;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平均66.17±6.03岁。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手术168例;膝关节置换手术158例;股骨粗隆骨折内固定手术85例;关节镜手术189例;其中一二级手术115例,三四级手术485例,住院时间9.5~21d,平均12.03±1.93d。两组患者术前无并发症,患者均治愈出院,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科、区护长、质检员每月各1次按照基础护理、重病护理、护理文书、健康教育、病管管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1.2.2实验组
1.2.2.1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评价
将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于关节外科专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质量管理。护理病情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出血观察、负压引流观察、患肢血循环监测及时率等指标;专科并发症干预指标包括体位舒适安全合格率、体位转移安全合格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管道护理合格率、特殊行为训练有效率、功能锻炼依从性有效率、特殊治疗护理合格率,专科药物使用合格率等指标[3]。另外,还监测护理记录合格率指标及患者满意度。每个指标包括指标内涵、检查方法及计算方法。例如:伤口出血观察准确率指责任护士是否按患者病情动态监测;护士是否能及时判断、发现伤口出血异常,并及时报告医生;计算方法是伤口出血观察准确的例次占抽查总例次的百分率。区护长或护理组长随机抽查,灵活应用现场查看、问询、考核、个案追踪等方法,应用肢体血循环评估、疼痛的预防与护理等标准[4]进行评价专科护理质量。
1.2.2.2持续质量改进
每季度由调查员(科、区护长或护理组长)应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对纳入患者进行评价并填写记录表。发放我院统一修订的“患者满意率调查表”调查满意率情况,包括调查患者对就医环境的满意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患者对护士专业技能的满意率、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率。调查员每季度录入质量评价数据,建立数据库[5]。每季度末,质量管理小组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专科并发症护理干预质量的末端原因,进行要因确认后制定与实施改进措施,持续追踪改进效果。例如,针对功能锻炼依从性低,对存在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将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不良记录出现的频次进行整理,根据柏拉图原理,把排列在”A”点范围内的关键问题进行鱼骨图分析法分析,要因确认发现体位枕单一、不符合骨科患者个性化的需求、缺乏形象直观的体位护理图示、医护之间对于体位要求沟通不足是影响质量的末端原因,改进措施包括:①针对普通枕头影响患肢血运循环的因素,设计并使用了下肢抬高枕;②针对颈椎疾病患者需要有效固定颈部、符合人体生理弯曲、提高舒适度的体位枕,设计并应用了颈椎枕;③针对骨科卧床患者及脊柱疾病患者需要预防压疮及一字型翻身的特点,设计并应用了多角度的翻身枕;④制作形象直观的体位护理图示,用于健康教育及护士培训;⑤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医护之间及时、有效沟通患者的体位护理。
1.2.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丛性、疼痛干预有效率、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其中功能锻炼依丛性指功能锻炼是否准确(方法、量、时间符合),包括完全依从(Y):患者掌握功能锻炼内容方法、坚持每天按强度完成功能锻炼;大部分时间依从(Y):患者掌握功能锻炼内容、方法,≤30%的时间不能坚持每天完成锻炼计划;不依从(N):符合以下2个条件之一:①患者不掌握功能锻炼内容。②绝大部分时间(>50%)不能完成功能锻炼计划。疼痛干预有效率指患者疼痛评分≤3分;24小时疼痛频率≤3次;24小时内需要止痛解救药物≤3次,三者符合判定为疼痛干预有效。健康教育知晓率的计算方法为抽查知晓相关知识的患者例数/抽查的总例数。患者满意率的调查发放我院统一修订的“患者满意率调查表”[6]。
1.2.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两组评价指标比较,实施前后抽查护士的住院评估准确率和病情观察及时率有统计学差异(2=5.829,4.281,P<0.05);抽查患者及其病历资料中的疼痛相关记录及其满意度,结果显示,并发症干预有效率、护理记录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2=8.147,4.339,7.515,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7%,观察组为0,详见见表1。
3讨论
3.1实施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骨关节专科患者行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且多数病人是年老体弱者,术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肺栓塞、髋关节脱位、感染、压疮等,严重者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和危及病人的生命,为此,早期防治并发症非常重要[7]。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监测有以下方面,专科护理病情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出血观察、负压引流观察、局部血循环监测及时率等指标;专科并发症干预指标包括体位舒适安全合格率,体位转移安全合格率,疼痛干预有效率,管道护理合格率,特殊行为训练有效率,功能锻炼依从性有效率,特殊治疗护理合格率,专科药物使用合格率等指标监测,以上这些指标监测能指导护士及时发现并预防并发症: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骨筋膜室综合症、下肢腓总神经损伤、足下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压疮等)[8-9]。
3.2实施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管理的效果分析
通过建立骨关节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监测与分析,可以定量反映专业护理标准,动态监测和评估护理质量改进效果[10]。护士长、护理组长进行护理质量抽查,每月由专人录入数据,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把当月专科护理质量下降的指标列为下个月持续质量改进和培训的重点,在整个数据收集、分析和结果发布的过程中,体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化和透明化,使骨关节专科护士对可能影响患者的关键指标有所了解和重视,通过加强护士培训,开展疑难病例讨论、护理三级查房、护理会诊、护理临床小课等专科护理小组活动,通过学习,提高护士专业能力,指导护士采取前瞻性的干预措施,使护理干预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质量监控的效果,在质量指标达标的过程中,进行了持续的质量改进[11]。
参考文献
[1]张华芳,冯志仙,邵乐文,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87-291.
[2]黄天雯,肖萍,陈晓玲,等.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2):861-863.
[3]黄天雯,肖萍,张伟玲,等.运用专科评估指标提高骨科护士健康评估能力[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3):2565-2569.
[4]Maartje DV,Wilco G,Mieneke K,et al.Using quality indicators to improve hospital care: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lnt J Qual Health Care,2009,21(2):119-129.
[5]汪欢喻姣花.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10):3205-3206.
[6]张华芳,冯志仙,邵乐文,等.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87-291.
[7]梁修云,徐启兰.老年病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4B):994-995.
[8]赵银连.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4B)985-986.
[9]陈柳娟,古婉仪,刘洁杏.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4B):972-973.
[10]刘锋,王文修,张志峰,等.后外侧小切口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脱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外医疗,2011,16(6):59-61.
[11]沈晓峰,姜宏.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分析-附240例临床小结[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1):50-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