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5 17:10: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炎;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赵媛芳.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323,325.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患者肺泡、肺泡囊等部位发生膨胀,对于气管壁造成一定损害[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本次研究以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该类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58.5±6.3)岁,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9.7±5.8)岁,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对症治疗,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则需在观察组的基础之上行护理干预,详细措施如下:(1)心理干预。大部分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时间较长,在治疗期间极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针对此种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其治疗的详细步骤与在治疗中的注意事项,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使患者采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增强其治疗的信心。(2)饮食干预。该类患者的呼吸压力相对较重,容易消耗热量,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当的补充高蛋白等食物,叮嘱患者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及时补充水分。治疗期间要严格控制糖量的摄入,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若患者具有便秘的现象,应及时向护理人员反馈,避免加大心肺负担。(3)生活干预。患者应尽量采取半卧位进行休息,若呼吸较为困难,相关的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告知患者有效排痰的方法。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可实施雾化吸入措施,在患者排痰结束后,及时使用漱口水,保持口腔卫生。(4)呼吸干预。对患者可进行一定的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应如何进行有效的呼吸,可通过缩唇呼吸增加气道外口的阻力,减少气道提前闭合的几率,或者通过腹式呼吸降低呼吸阻力,改善患者通气与血流的比例,帮助患者及早恢复。(5)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定时对病房以及相关的设备进行消毒,叮嘱患者排痰需到固定的区域,对于病房的探视时间和探视人数进行严格的规定,防止出现感染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痊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得到显著的缓解,生命体征好转;无效:患者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病情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患者总人数×100%。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以及生存环境等4个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起病原因复杂,病情较为严重,极容易复发等特点。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该病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传统的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需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模式[4]。

在此基础上,护理干预模式应运而生,其主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通过与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消除[5-6]。此种护理模式对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得知,较常规护理模式而言,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8]。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帮助患者建立治疗成功的信心,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Yang Kun,Yan Min,Long Miao.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uman-friend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neumoni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J].Diabetes New World,2017,20(11):12-13.
[2]马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238-239.
[3]赵静.80例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下生活质量评分对照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3):139-141.
[4]吴杭涵.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151-152.
[5]李慧娟.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344.
[6]卓珍英.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7):91-93.
[7]Ye Shuo,Liu Haiying.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yspnea in patients with interstitial pneumonia[J].Qilu Nursing Journal,2017,23(21):20-22.
[8]周晓.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2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