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需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术前风险评估、术中手术配合、术后协助患者制定饮食管理方案等。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需要接受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常规护理;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本文引用格式:蔡奉娟,马田田,姜姗.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17-318.
0引言
临床上对于胰腺以及胆道系统疾病,特别是伴有病因不明的黄疸、腹痛等症状,一般会首选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tography,ERCP)进行诊断,该手术能够为以上疾病患者的提供直接的有效的诊断资料[1-2]。ERCP技术是一个有创、操作难度较大,有一篇关于中国ERCP并发症发生率报道显示:治疗性ERCP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12.28%不等,诊断性ERCP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1%~8.69%,如果包括急性胰腺炎在内的高淀粉酶血症患者的发生率高达40%~50%。对患者实行ERCP术的同时联合有效的护理能够使患者获得最佳的临床结局。然而,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倘若出现意外事件或是护理不当,极易增加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影响手术效果[3-4]。因此,在为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中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便利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6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9~74岁之间,平均(43.64±10.16)岁。排除急、慢性胰腺炎、胆道感染、肠梗阻患者、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患者均实行ERCP技术常规围手术前护理方案:详细收集患者病历资料,询问患者病史,对患者实行常规检验,给与术前指导,交代治疗的目的、患者禁食及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与之对应的处理方式等。
试验组的干预方法:在常规护理方案实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护理预警评估:(1)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风险评估,随后针对易出现风险事件的患者加强管理。对于年龄较大、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手术中的俯卧位要求较难达到的患者,术前给与卧位训练;评估患者对手术的了解,详细说明实行ERCP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手术的具体流程,指导患者配合医生手术的技巧,让患知晓术后并发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术晨再次评估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评估患者是否有咽喉部不适、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监测血压、血糖的情况,高血压患者常规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根据手术安排决定是否予以静脉补液,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术前做好环境的评估与术中医疗器械物品的评估,ERCP进行环境消毒,提前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根据患者的病史资料准备所需耗材,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院内感染事件;根据手术的难易程度安排配合护士及术后护理的责任护士、准备术后的监护设备等;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一一讲解,从而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需要提前实行抗生素与碘过敏试验,并告知患者术前6~8 h禁食,将身上一切金属物品去掉。引导患者练习术中配合技巧,如进镜时吸气、张口以及吞咽等。(2)术中,第一关注术中患者的心肺功能,动态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患者静脉通道的有效,关注患者的表情、手势以及面色变化;第二是密切关注医生的手术视线,在医生的要求下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常规以左侧卧位为主,必要时遵医嘱予以俯卧位,随后进镜的过程中指导患者用正确的方式张口呼吸,叮嘱患者尽量处于放松状态,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转移注意力;第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常,避免窒息,在患者的嘴边放置弯盆便于收集呕吐物,观察换脉氧情况,出现脉氧下降等异常情况立即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第四,当医生进镜找到患者的乳头后,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乳头的大小以及形态为其选择合适的造影导管,并将管内的空气排除干净,造影剂注入,利用75%酒精对导管实行消毒处理,调整导管头端,保持15°,当插管完成后,护理人员遵医嘱注入造影剂,注射造影剂时注意推注的速度和量,切记反复注入及高压注入,以防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以及高淀粉酶血症;倘若患者十二指肠乳头出现病变,则需要积极配合主治医生对发生病变的位置组织实行钳取。(3)术后,第一,术后评估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根据术后血尿淀粉酶情况考虑是否进食,按照医嘱要求协助患者制定专门的饮食方案,多食富含高蛋白、清淡、低脂肪、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禁食牛奶与豆类食物等。第二、术后动态评估患者对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做到适时进行,满足患者对知识的需求,患者出院前做好指导及术后的随访的安排。
1.3观察指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患者满意度,其中患者满意度为自制评分表,从非常啊满意到不满意分值为4、3、2、1、0分,其中3分以上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用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性1 8例,女性1 2例,年龄2 0~80岁,平均(5 2.5±1 0.1 5)岁;按照疾病类型分类:2例胆管良性狭窄,10例胆总管结石,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干预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9~80岁,平均(52.7±10.16)岁;按照疾病类型分类:4例胆管良性狭窄,18例胆总管结石,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3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的比较
如表2所示,干预后两组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近年来,ERCP术广泛用于胰腺疾病或是胆道系统疾病患者中,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价格相对便宜[5]。但是,该手术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急性胰腺炎最为常见,出现并发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术中对患者进行多次插管,导致患者出现粘膜充血水肿、胰管以及十二指肠乳头机械性的损伤。(2)推注造影剂的过程中导致患者胰管遭受一定的物理损伤。(3)对患者施行EST切口电凝止血时对胰管周边黏膜或是开口造成的损伤。(4)术前术后评估不到位、基础疾病控制不好、患者依从性差等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风险管理干预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间明显下降,同时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由此可见,术前对ERCP治疗患者进行为手术期进行护理风险早期评估与干预及术前必要的充分准备,提前做好相应应急风险发生预案;术中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密切无缝隙的配合度以及护理人员高效执行力、敏锐的观察力及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护理,术后综合评估,及时观察与指导,制定个性化的治疗与护理方案,适时满足患者需求,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加强行ERCP术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颖.胰腺炎ERCP术后护理风险管理及心理支持建立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10(11):1685-1686.
[2]曹美.对行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3):248-250.
[3]郁亚波,卓奇峰,张建雷.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检查的护理干预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6):195-196.
[4]廖秀敏.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142-143.
[5]尤玉凤.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1):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