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变化的定量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5 15:40: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接受后牙种植冠桥修复患者100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测量牙列咬合接触情况,分析咬合力与咬合接触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在100例患者中,有113颗种植修复体;随访情况为3个月时有101颗,6个月时有92颗,12个月时有80颗。在2周时,相较于天然牙,种植修复体咬合力更低(P<0.05);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天然牙与种植修复体咬合力差异小(P>0.05)。在2周、3个月、6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有相关性(P<0.05);在12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后牙种植修复体中,3个月为咬合接触强度显著增加时间点,应当对该时间点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咬合;定量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邓晓旭.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局部咬合变化的定量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75-76.

0引言

由于种植体缺乏相应的牙周膜结构,导致其咬合力反馈与天然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为减少相并发症,使远期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应当对咬合进行设计及相应调整[2-3]。本次研究通过相关设备收集我院后牙种植冠桥修复患者咬合力与咬合接触情况,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具体内容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接受后牙种植冠桥修复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为30~60岁,平均(42.29±5.69)岁。

纳入标准:①牙周为健康状态;②均为单管种植修复体;③修复后戴牙咬合情况为重咬轻接触与轻咬重无接触;④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分别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接受咬合检查,主要检查设备为电子咬合分析记录仪、咬合纸。于检查前指导患者练习紧咬牙,并对其坐姿进行调整,再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T-scan感应器,并将其置入患者牙列平面,使患者完成3次紧咬牙后做好相应记录;再通过咬合纸对牙尖交错位咬合接触点位置进行准确记录。再选择种植修复体同颌对侧天然牙作为对照牙,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检查。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不同时间点种植修复体及天然牙咬合力情况。
(2)比较不同时间点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情况,探讨相关性。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所有患者不同时间点随访情况


本次研究共有100例患者,总共有113颗种植修复体,分别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作为随访时间点,由于随访时间过长,一部分患者存在失联情况。在3个月时总共有101颗种植修复体接受随访;在6个月时总共有92颗种植修复体接受随访;在12个月时总共有80颗种植修复体接受随访。

2.2种植修复体及天然牙不同时间点咬合力对比情况

在2周时,相较于天然牙,种植修复体咬合力更低,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天然牙与种植修复体咬合力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3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相关性

在2周、3个月、6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之间无相关性,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针对缺失牙最好的治疗方法为种植修复体,该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4]。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种植修复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咬合力过负载情况,进而导致骨结合失败,最终影响种植修复治疗效果[5-6]。为降低种植体咬合力过负载情况,重咬轻接触与轻咬重无接触设计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医学界广泛认可,目前已经作为咬合设计原则[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种植体咬合力随时间发生变化,在3个月时明显增加,之后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颌牙继续生长与天然牙咬合面磨损可作为影响种植修复体咬合变化的重要因素,进而导致咬合接触时间提前[8]。本次研究中,2周、3个月、6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相关,说明种植修复体咬合接触时间点出现提前情况,同时存在咬合力增大情况,进一步说明延迟咬合设计也存在不稳定性[9]。

通过研究可发现,在2周时,相较于天然牙,种植修复体咬合力更低;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天然牙与种植修复体咬合力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在2周、3个月、6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12个月时,种植修复体咬合力与咬合时间比值之间无相关性。

综上所述,在后牙种植修复体中,3个月为咬合接触强度显著增加时间点,应当对该时间点予以重点关注。但本次研究中,样本量及随访时间均较少,无法完全明确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变化规律,因此需要后续更大样本与更长时间的随访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钊.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冠桥咬合重建修复牙列缺损伴重度磨损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3):51,53.
[2]Bertram F,Hupp SMD,Schnabl D,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missing posterior teeth and occurrence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condylar erosion:A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2017,31(1):9-14.
[3]王景卉,朱晶.冠桥修复中高金合金与镍铬合金的应用效果比较[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7):677-679.
[4]王爱平.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固定修复对牙列缺损治疗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47,52.
[5]Chand A,Ronghe B,Byakod 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inferior wall of maxillary sinus and maxillary posterior teeth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n healthy and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J].Journal of Indian Society of Periodontology,2017,21(6):466-472.
[6]古丽巴努·依马木,李婷.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与固定冠桥咬合重建修复牙列缺损伴重度磨损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6):44.
[7]程明轩,姜婷,孙玉春,等.比较口内扫描和模型扫描对数字化牙列模型咬合定量分析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0(1):136-140.
[8]罗翠芬,彭国光,夏炜,等.上颌结节倾斜种植体联冠桥修复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18,27(2):170-175.
[9]姜慧超,刘静.后牙种植冠桥修复后邻接触丧失的研究进展[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8,41(4):111-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9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