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药敏及临床转归。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了腹膜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没有发生腹膜炎,观察组患者发生了腹膜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分析,并对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病菌和感染原因进行检验。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整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情况更差,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中感染的原因最多为操作不规范,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营养状况不好也会促进腹膜炎的发生。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致病菌;药敏;临床转归
本文引用格式:郭红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药敏及临床转归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23-124.
0引言
腹膜透析(PD)是一种透析方式,其主要是利用腹膜的半渗透透析,再结合重力的作用,让透析液和患者体液的弥散作用达到将患者的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恢复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效果[1]。腹膜透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疾病,和血液透析一同作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2]。与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具有可以居家治疗、无需使用抗凝处理、操作方便等优势已经成为了临床上重要的透析方式[3]。但是在进行腹膜透析后容易让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这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麻烦和伤害[4]。本院为有效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选择60例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药敏及临床转归,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9年6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了腹膜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没有发生腹膜炎30例,观察组患者发生了腹膜炎有30例,本次实验得到了本院的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19~79岁,平均(44.65±6.14)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18~80岁,平均(45.07±5.8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实验,所有患者均对本次实验知晓且愿意参与本次实验。
1.2方法
感染菌检查:在患者进行完腹膜透析后,取在患者腹部留置时间超过2 h的透析液,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细菌检验,具体内容为,将透析液注入到培养瓶中,然后将培养瓶放入到全自动微生物培养仪中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7 d,如果有微生物群落出现则再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
感染原因检查: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查,对患者出现腹膜炎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将其整理分类。
营养情况: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的血液营养成分进行检查,指标有血红蛋白、血清蛋白。
1.3评价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患者的感染菌情况、感染原因、患者的营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其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将其中的危险原因进行分类,结果为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发病的占比最高,其次为腹膜透析管移位,具体数据如表1
2.2两组患者的营养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其对比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液营养指标都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2。
2.3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种类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腹腔透析液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其结果为感染病菌为革兰阳性菌有16例,占比为53.33%,其中15例通过治疗治愈,1例进行了拔管处理;感染菌为革兰阴性菌有10例,占比为33.33%,其中有8例通过治疗治愈,1例进行了拔管处理,1例出院;感染细菌为真菌有4例,占比为13.33%,其中有1例通过治疗治愈,2例进行了拔管处理,1例患者出院。
3讨论
进行腹膜透析的原理是由于腹膜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其具有半透膜性质、面积大等特点,注入到患者腹腔的透析液可以和腹膜中的毛细血管进行快速而广泛的物质交换[5]。只要通过调节透析液的流速和内容就可以实现调节患者内部体液平衡的效果[6-7]。
由于腹膜透析的各种优点,已经成为了相关肾脏疾病进行透析治疗的主要选择方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腹膜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还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8-9]。如何预防在腹膜透析中发生腹膜炎就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10]。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和实际调查结果,对造成腹膜炎的原因进行整理,其中,操练不当导致感染的情况占比最大,所以要加强对于腹膜透析流程的教育,争取每次腹膜透析的操作都规范无错。其次为腹膜透析管移位,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患者的透析管进行固定,防止其出现移动或松动。其他的致病原因也要做出针对性措施,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感染。在营养情况中,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和血清蛋白的含量都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明在患者进行腹腔透析中一定要注重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患者顺利完成腹膜透析。在对观察组的感染细菌检查中,主要的感染菌是革兰阳性菌,其次为革兰阴性菌,所以在治疗和预防中要注意对此类细菌的预防和治疗,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主要的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操作不规范,营养状况不好也会促进腹膜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汤立.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致病菌和耐药性及预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3):73-76.
[2]周萍,王少清,高芳,等.单中心五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8,29(21):77-80.
[3]Tsai SM,Yan Y,Zhao HP,et al.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eosinophilic peritonitis: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2018,50(4):747-751.
[4]卜先辉,王兴春.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致病菌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8):912-914.
[5]Takeuchi,Tadashi,Ohno,et al.Understanding the immune signature fingerprint of peritoneal dialysis–related peritonitis[J].Kidney International,2017,92(1):16-18.
[6]Wenbo Yao,Qian Ba,Xiaoguang Li,et al.A natural ccr2 antagonist relieve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to produce a therapeutic effect for liver cancer[J].Ebiomedicine,2017,22(C):58-67.
[7]汤立,沈平,胡钦凤,等.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与预后特点分析[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8,7(5):25-30.
[8]赖玮婧,黄艾晶,高芳,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5):94-97,102.
[9]闫燕,王利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单中心结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4):616-618.
[10]张灵灵,郭利芹,陶瑾,等.肠道感染所致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4):96-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