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4 11:03: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划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诱发高渗性液体外渗1-3级新生儿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硫酸镁湿敷,研究组则另增加13例4-5级外渗患儿,采取水胶体敷料,统计各组1-3级液体外渗肿胀消退时间、研究组4-5级外渗皮损恢复时间。结果在肿胀消退时间≤6 h方面,研究组占比为67.50%,对照组是35.00%。研究组13例4-5级外渗患者中,5例<3 d外渗皮损恢复,占比为38.46%;6例3-7d外渗皮损恢复,占比为46.15%;2例皮损恢复时间>7 d,占比为15.38%。结论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效果明显,其有助于新生儿肿胀及早消退,加快皮损恢复速度。

关键词:新生儿;输液外渗;水胶体敷料

本文引用格式:杜丹红.分析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54-55.

0引言

因为新生儿具备较差的吸吮能力,胃肠耐受性较差,营养自主摄入量与机体所需不符,通常需24小时内泵注氨基酸及脂肪酸等营养液体[1]。高渗性营养液是常见大分子物质之一,持续输入增加了液体外渗发生率。因为新生儿皮肤嫩、薄弱、躁动及皮下脂肪减少等,若未于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方法对外渗液体进行处理,则会造成新生儿皮肤坏死[2]。本次实验主要针对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本次实验80例高渗性液体外渗1-3级新生儿均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随机划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患与女患例数比为25:15;外渗部位:19例头皮,21例四肢;研究组中,男患与女患例数比为24:16;外渗部位:18例头皮,22例四肢;另外研究组增加13例4-5级液体外渗患者,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由患儿家属同意并签署协议书者纳入至本次实验中;将存在心脏、肝脏及肾脏等器官功能异常者排除。

1.2方法。两组均先停止输液,接空针筒,尽量回抽药液,拔除(3级以上外渗,接空针筒后放置30分钟,以减轻局部张力),对照组通过25%硫酸镁湿敷,每次1-2小时,3-4次/日。研究组接受水胶体敷料使用前,由护理人员对高渗液体外渗程度进行评估,通过生理盐水处理局部1-3级高渗性液体外渗,液体外渗面积为依据在外渗部位敷贴水胶体敷料。4-5级外渗先消毒后贴水胶敷料,注意无菌操作,若渗液量增加则及时更换。

1.3观察指标。统计各组1-3级液体外渗肿胀消退时间及4-5级外渗皮损恢复时间。评估新生儿输液外渗标准:①皮肤部位伴有轻微疼痛,未见红肿,即1级;②皮肤部位存在轻微水肿及疼痛,未见发白皮肤,毛细血管具备良好的充盈,即2级;③皮肤部位伴有疼痛,中度水肿,皮肤苍白,微循环受到损伤,轻微触碰较凉,即3级;④皮肤部位伴有疼痛,重度水肿,皮肤发白,微循环受到损伤,渗漏位置脉搏波动减小,皮肤受损或者毁坏,即4级;⑤伤口较大,受损面积增加,即5级。

1.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的准确分析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率(%)和,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1-3级液体外渗肿胀消退时间。在肿胀消退时间≤6 h方面,研究组占比为67.50%,对照组是35.00%,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1。


\
 

2.2分析研究组4-5级外渗皮损恢复时间。研究组13例4-5级外渗患者中,5例<3 d外渗皮损恢复,占比为38.46%;6例3-7 d外渗皮损恢复,占比为46.15%;2例皮损恢复时间>7 d,占比为15.38%。

3讨论

水胶体指的是人工合成的饱含亲水性的网状高分子溶胀体,其主要成分包括藻酸盐及羧甲基纤维素,表面光滑细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溶性,而且清创及吸水性良好,可及早溶解坏死组织[3-7]。水胶体敷料吸水溶胀后,可产生胶状物质,以三维网状结构呈现,该物质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渗液吸收后,可产生凝胶,并有效结合创面,该方法有助于加快上皮细胞增长速度,促进新微血管及早形成,避免细菌侵入,降低感染发生率。新生儿持续泵注高渗营养液过程中,因为新生儿血管及皮肤相对脆弱,进而增加了高渗性液体外渗发生率,所以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应加强对巡视工作的关注,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8-11]。新生儿液体外渗致使血管肿胀发生率提高。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肿胀消退时间≤6h方面,研究组占比为67.50%,对照组是35.00%,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上述内容分析,及早予以新生儿水胶体敷料有助于皮肤损伤及血管损伤降低,加快肿胀消退速度。

总而言之,新生儿输液外渗治疗中,水胶体敷料应用效果显著,其不仅可以减轻皮肤及血管受损程度,同时有助于加快消肿速度,使皮肤及早恢复[12-14]。

参考文献

[1]陈晶,倪晓威,赵文波.水胶体敷料联合精密输液器在预防骨科术后静脉炎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4):185-187.
[2]唐云飞,赵菲菲,居佳.水胶体透明敷料预防新生儿葡萄糖酸钙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5(20):80-82.
[3]谢丽芬.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防治小儿甘露醇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111-112.
[4]张海霞.新生儿输液外渗给予复方丹参联合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与护理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30):144-145.
[5]胡琴燕,孙韫,王楠楠.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121-122.
[6]徐倩.康惠尔水胶体敷料与喜辽妥在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7(1):71-72.
[7]梁腊梅,曾秋月,陈彩梅,等.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3):132-133.
[8]陶皛珺.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重度红臀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163-165.
[9]崔丽静,柴艳华.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防治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30):84-85.
[10]姜燕,孙雪蕾.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治疗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2):1509-1509.
[11]张茹.危重新生儿PICC护理中水胶体敷料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9):155-156.
[12]刘银凤.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性损伤的原因分析、早期干预及处理[C]//2014年河南省第三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培训班暨第四届PICC临床应用高级研讨班论文集,2014.
[13]贾美云,许晴,施可可,等.品管圈管理方法在降低新生儿输液外渗率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9):75-76.
[14]卢小玲,江月娥,江秀珍,等.新生儿输液外渗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3):2019-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8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