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4 09:04: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6年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CT扫描诊断其放射性肺损伤情况,总结CT对其诊断价值。结果①急性放射性肺炎期:25例患者中7例(28.00%)在放疗3个月内出现,CT扫描图像显示为单侧肺受累,主要为肺前半部分斑片状或片状高密度灶,其边界模糊,邻近肺组织呈毛玻璃样改变;②中间期:25例患者中12例(48.00%)在放疗3~6个月出现,CT显示患侧肺照射野内为斑片状或片状高密度灶,合并纤维条索灶,但其边界比较清晰,肺体积减小;③纤维化期:25例中6例(24.00%)在放疗6个月以后出现,照射野内呈带状、条状纤维条索灶,病灶边界比较清晰,但邻近胸膜显示黏连、牵拉。CT扫描可见肺体积变小、局部胸膜增厚。结论CT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不同分期的肺损伤者CT表现也不同,临床治疗中要提高警惕、加以鉴别。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CT表现;诊断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旭,刘艳艳.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221.

0引言

放疗是重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与化疗一起用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恶性肿瘤治疗中或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1]。放疗射线存在一定辐射性,而肺部对辐射比较敏感[2]。实践表明乳腺癌手术联合放疗下肺部会受到一定程度损伤,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需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3]。临床上主要通过CT影像学检查手段等诊断肺部放射性损伤,从而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4]。现就我院25例乳腺癌术后肺部放射性损伤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整理,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2016年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都已完成乳腺癌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根治术18例、保乳术7例,并在术后应用放疗辅助治疗。16例表现为咳嗽、胸闷、低热、气促,听诊存在干湿啰音,白细胞检查正常。9例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胸部轻微不适。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50.8±0.2)岁。

1.2术后放疗方法

选择50~60Gy常规剂量,放射野设置为胸壁两切线野和缩上野,如果纵膈与内乳动脉区存在肿大淋巴结则增加纵膈野、内乳野。保乳手术的7例患者再增加电子线野10 Gy。

1.3CT诊断方法

选择GE CT扫描仪,设置扫描参数为:220 mA电流、120 kV电压、5~8 mm层厚、2.5~5 mm重建间隔。注射优维显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延迟50~70 s扫描。获取的CT图像由2名经验丰富的专业影像学医师进行讨论阅片,得出相关诊断结论。将放射性肺损伤划分为急性放射性肺炎期、中间期、纤维化期。

\

 
2结果

①急性放射性肺炎期:25例患者中7例(28.00%)在放疗3个月内出现,CT扫描图像显示为单侧肺受累,其边界模糊,主要为肺前半部分可见片状高密度灶,邻近肺组织呈毛玻璃样。其中3例支气管通气征、2例胸腔积液、1例心包积液;②中间期:25例患者中12例(48.00%)在放疗3~6个月出现,CT显示患侧肺照射野内为斑片状或片状高密度灶,合并纤维条索灶,但其边界比较清晰,肺体积减小。其中5例存在支气管通气征,7例存在胸腔积液;③纤维化期:25例中6例(24.00%)在放疗6个月以后出现,照射野内呈带状、条状纤维条索灶,病灶形态和照射野密切相关。其中3例病灶和前胸壁走向平行,3例病灶处于肺尖的走向与前胸壁垂直。病灶边界比较清晰,但邻近胸膜显示黏连、牵拉。CT扫描可见肺体积变小、局部胸膜增厚。

3讨论

乳腺癌术后放疗过程中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照射到肺部,如若剂量控制不佳则会出现肺部放射性损伤,其损伤原因与照射野大小、剂量有关,还与个体耐受性、射线类型、照射野、放疗次数、是否合并进行化疗等密切相关[5-6]。

CT在近些年临床疾病诊断、治疗评估中应用广泛,其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极高,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被大家所认可,包括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诊断[7]。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后出现的放射性肺损伤过程是动态发展的,需要动态追踪观察,并不是每例患者都能看见整个发病过程[8]。本组25例患者经CT扫描诊断7例处于急性放射性肺炎期、12例处于中间期、6例处于纤维化期,不同时期的肺损伤的CT表现不同,且各有特征,临床诊断在以影像学表现为依据的同时还需结合放疗史、剂量、时间、照射野、临床症状等,做出综合性判断结论。综上所述,CT诊断乳腺癌疏忽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应用价值肯定,且不同时期肺损伤的CT表现不同,可为肺损伤鉴别诊断、制定治疗措施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庆淮.9例原发性肺癌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602-603.
[2]吴剑,钟日奎,刘卓星,等.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3):1302-1306.
[3]陈璐,李志斌,张德明,等.放射性肺炎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281-284.
[4]艾秀清,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韩有溪,等.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5):365-368.
[5]王顺,张大水,刘沙,等.乳腺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0,24(4):332-336.
[6]李岩,刘莉莉,梁莉丽,等.影像引导对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精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5):6913-6917.
[7]刘莉,张米娜.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4):227-220.
[8]麦茂,张惠敏,梁文勇,等.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23(1):44-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8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