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含量变化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阳性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50例肺炎支原体阴性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用郑州安图生物肺炎支原体培养试剂检测肺炎支原体。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Semi BiO全自动可视化细胞检测仪收获细胞,检测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组IgG和IgA与对照组IgG和IgA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M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免疫功能;变化规律
本文引用格式:奚小明,冯罗华.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免疫功能变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4):154+168.
0引言
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对影响患儿免疫系统,减低抵抗力,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尚且不明确,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和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有紧密的联系[2]。当患儿发生感染时,患儿体内的免疫状体发生了变化。因此,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不同时间的病情变化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利于改善疾病的状态。本文将通过观察儿童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分析,现有关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病例,使用郑州安图生物肺炎支原体培养试剂检测肺炎支原体。50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阳性病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5-13.5岁,平均
(6.2±2.4)岁;病程2.1-9 d,平均(3.8±1.4)d,临床表现为发烧28例,咳嗽50例,喘息6例,肺部听诊湿啰音35例;50例肺炎支原体阴性病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2-12.4岁,平均(6.2±1.8)岁;病程2.3-9.1 d,平均病程(3.6+1.5)d,临床表现为发烧30例,咳嗽50例,喘息7例,肺部听诊湿罗音36例;两组儿童的性别和平均年龄等一般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分别对两组儿童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3]。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SemiBiO全自动可视化细胞检测仪收获细胞,用FCM进行分析,采用法国Immunotech公司的试剂。免疫球蛋白检测采用德国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免疫球蛋白G测定试剂盒(散射比法),包括IgG、IgA、IgM免疫比浊测定试剂盒,使用BN*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细胞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IgG和IgA与对照组IgG和Ig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M(1.75±0.56)高于对照组IgM(1.5±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儿科众多疾病中,肺炎属于多发病与常见病之一,该病有多种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就是其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该种肺炎患儿的发病原因多为感染了肺炎支原体,这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5],是引起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儿童发生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几率逐步呈现出了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威胁。
通常情况下,当儿童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之后,首先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果患儿此时未得到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之后,其机体的免疫状态会呈现出逐渐降低的状态,并且随着患儿的病情加重,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的程度越加严重。因此,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儿童的免疫状态,对患儿的治疗及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能有效促进儿童的康复和减少疾病的复发情况。免疫状态包括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6]等几个方面,其中IgA、IgM、IgG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这些都是人体中最为典型的免疫指标,这些指标水平会随着病情进展变化而变化,显示机体在被病原体入侵后出现亚健康的状态。有大部分的研究显示,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等指标会受到机体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发现,分析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观察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儿童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组IgG和IgA与对照组IgG和IgA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M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当儿童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之后,在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的浓度变化起到了重要的诊断作用,CD3+是成熟的T淋巴细胞特征性标志,其可以反应T淋巴细胞的活化比例,CD3+水平降低则意味着T淋巴细胞的活化功能出现异常,这可能是患儿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CD4+则属于T淋巴细胞的辅助性因子,可优先分化、引发吞噬细胞介导的宿主防御应答,能够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应答功能起到辅助作用,若该指标下降则意味着患儿机体免疫应答出现异常了。在免疫球蛋白方面,其属于浆细胞所合成、分泌而来,当机体免疫细胞遭受病原微生物刺激后,免疫球蛋白往往表现出异常情况,提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淋巴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牛波,池跃朋,帅金凤,等.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机制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6):107-110.
[2]张宪伟,孙杭,穆原.不同年龄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体液免疫的变化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3):384-388.
[3]何朝晖,贾莅彦.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功能、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变化意义[J].中外医疗,2016,35(10):133-134.
[4]吴卫照,潘永健,罗嘉敏,等.玉屏风颗粒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变化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5):836-839.
[5]马亚欣,刘景利,张珂,等.不同年龄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体液免疫的变化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6):145-146.
[6]叶晓蕾,郦银芳,殷佩玲.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儿童血清25(OH)D3水平与血清IL-10、VEGF水平及肺功能的相关性[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10):1108-1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