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兴化市结核病人统一归口到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结核病门诊进行诊治,所有就诊病人使用统一的《结核病人登记本》对相关信息进行系统的登记,对疑似结核病病人进行拍片、痰检、PPD等相关检查,确诊病例信息录入《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治疗。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结核病门诊收录的总计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纳入本次研究,将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医院同期的8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阳性、合并感染、咯血以及空洞的发生情况(分别为82.50%、57.50%、62.50%、5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0%、31.25%、38.75%、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完全吸收率(分别为76.25%、62.50%、68.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25%、93.75%、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难度大,应该尽早、及时的预防和诊断筛查,提高患者的疾病防范意识,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或避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钟正权.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72-73.
0引言
肺结核与糖尿病之间关系密切,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两者常以共病存在,在临床治疗上,治疗的难度比单纯的肺结核以及糖尿病都更为困难[1]。本次研究通过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结核病门诊收录的总计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与同期80例单纯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录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结核病门诊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总计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纳入本次研究,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医院同期的8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初治患者62例,复治患者18例,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45.38±5.29)岁。对照组有初治患者59例,复治患者21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44.97±5.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2];观察组患者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配合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器官疾病。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器官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排除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以及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排除老年痴呆以及不具备完整自主意识的患者;排除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结核治疗:初治结核病患者采用2HRZE(S)/7-10HR方案,复治患者采用2HRZE(S)/10HRE方案。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和反馈[3]。糖尿病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及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对于出现系列并发症的患者,根据其并发症的具体发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0 d。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临床特征包括痰菌阳性、合并感染、咯血以及空洞的发生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疗效果主要对比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完全吸收率。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阳性、合并感染、咯血以及空洞的发生情况(分别为82.50%、57.50%、62.50%、5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0%、31.25%、38.75%、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完全吸收率(分别为76.25%、62.50%、68.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25%、93.75%、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居多,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人口老年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再加上生活和饮食方面的不规律以及膳食结构的变化,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呈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4]。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有致死率高以及预后差的特点,对肺结核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5]。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肺结核与糖尿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肺结核影响着糖尿病的同时,糖尿病也影响着肺结核,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之所以治疗难度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患者体内的高血糖有助于结核杆菌的繁殖与生长,同时由于肺结核会导致患者的胰岛细胞萎缩,从而降低胰腺分泌功能,使得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造成糖尿病的发病[6]。对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应该分别对肺结核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面的诊断,同时对其进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普及,提高患者的疾病防范意识,避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情况出现,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7]。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与各项身体免疫机能的下降,更容易并发肺结核等各种病症,应该更加注重结核病筛查,并且及时的预防和治疗[8]。因此尽早的发现并诊断对预防和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痰菌阳性、合并感染、咯血以及空洞的发生情况(分别为82.50%、57.50%、62.50%、5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5.00%、31.25%、38.75%、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痰菌转阴率以及病灶完全吸收率(分别为76.25%、62.50%、68.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25%、93.75%、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单纯的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的难度更大,治愈的可能更低。
综上所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难度大以及治愈可能性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尽早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注重疾病筛查,提高患者的疾病防范意识,治疗过程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临床症状,避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情况发生,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姗菱,符玉莲,袁美,等.MDT延续护理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8(10):1719-1720.
[2]任鸽,尤娜娜,丁礼娜,等.延续护理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9):124-125.
[3]李卫鸿,刚永桂,赵鹏飞,等.老年初治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老年学,2017,37(21):5361-5362.
[4]乔金永,张霞.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1):98.
[5]李丽,戴华丽.研究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其康复的干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1):73-75.
[6]陈文明,王利芳.不同非乙胺丁醇方案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眼病的临床疗效[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1):1704-1706.
[7]陈志飞,段玉衡.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SAS、SDS评分对临床治疗效果影响及危险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4):33-36.
[8]王岫峥,董丽娜.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2):2226-22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