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多发性大动脉炎超声诊断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3 11:57: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表现、分型和鉴别诊断,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例大动脉炎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超声诊断大动脉炎8例,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可作为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及疗效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发性大动脉炎;超声;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李建荣.多发性大动脉炎超声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259,262.

0引言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发性、慢性、非特异性动脉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青年女性,本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临床易误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8例大动脉炎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32岁,平均27岁。8例患者中有6例一侧上肢动脉搏动弱(其中4例伴有头晕、乏力、咽痛),2例以高血压就诊。

1.2仪器与方法

使用Philips-HD11XE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宽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12MHz。患者取仰卧位,多切面、多角度、多方位对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等血管进行扫查。观察以上动脉血管内径、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末流速、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血流加速时间、血流量测值等,并可对大动脉炎的治疗情况进行动态观察。

2结果

8例患者中5例为头臂型(双侧颈动脉及一侧锁骨下动脉管壁弥漫性增厚,管腔狭窄),1例为混合型(头臂型合并肾动脉型),2例为肾动脉型。

3讨论

3.1病理生理


多发性大动脉炎主要累及含弹性纤维的大、中动脉,多发生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胸、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等。累及血管的病理表现为从外膜和中层开始向内膜扩散的全层动脉壁病变,血管内膜弥漫性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血管壁,从而导致动脉扩张,形成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

3.2分型与临床表现

多发性大动脉炎急性期常有全身不适、发热、多汗、肌肉关节痛、食欲下降、血沉增快等非特异性表现,病情发展数周或数月后,多出现大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根据受累血管的发生部位,可分为五种类型。

3.2.1头臂型

受累动脉为主动脉弓及其向头臂发出的三条动脉,即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它可以累及单个分支,也可以同时累及多个分支。可表现为上肢、眼及脑缺血症状:上肢麻木无力、手指发凉、视力下降、TIA、眩晕、头痛等,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抽搐,瘫痪,昏迷等。体征:受累上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上肢血压测不出或双侧压差增大。

3.2.2胸腹主动脉型

主要累及降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可导致胸腹主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引起上肢血压升高和下肢的血流量下降。患者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悸、双腿冰冷、双腿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等。

3.2.3肾动脉型

此型病变主要累及肾动脉,引起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此型也可归入胸腹主动脉型。可引起一系列肾性高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3.2.4混合型

同时有上述两种类型以上病变为混合型。此型患者血管受累范围较广,其中肾动脉同时受累者最多。多数患者先有局限性病变,后期再发展为混合型。患者多有明显的高血压。

3.2.5肺动脉型

约50%的患者合并肺动脉受累,单纯累及肺动脉者少见。晚期并发症多为肺动脉高压。在我国以头臂型和混合型多见。

3.3诊断方法

(1)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
(2)磁共振成像(MRI)及血管成像(MRA);
(3)CT及血管造影(CTA);
(4)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最具权威的检查方法,是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金标准”。

3.4超声诊断要点

(1)动脉管壁弥漫性、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正常管壁三层结构消失,多为向心性增厚,钙化较少见,管腔呈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病程长者血管内、外径均变细;(2)弥漫性狭窄时血流束变细,血流暗淡,频谱呈低速单相;局限性狭窄时血流速增快,表现为狭窄即后段血流紊乱。

\

 
3.5鉴别诊断

(1)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大多发生于男性,全身无炎症活动表现,胸主动脉多见于特定部位(婴儿在主动脉峡部,成人型位于动脉导管相接处)狭窄。
(2)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动脉内膜和中层增厚,管壁钙化,斑块形成,并可伴有附壁血栓,管腔狭窄多为偏心性狭窄。
(3)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多发生于女性,为病因不明的非炎症性疾病,好发于肾动脉中远段,造影呈串珠状改变。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吸烟者多见,主要累及下肢的中小动脉、静脉,节段性炎症和血栓并存,多发钙化。
(5)结节性多动脉炎:多累及心、肾等内脏中小动脉,皮下有沿动脉排列的结节。
(6)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静脉在经过锁骨后方和第一肋骨前方的胸廓出口处,受到骨性组织或软组织压迫而产生的一组神经和(或)血管受压的症候群。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长期受压可出现管壁受损,部分患者可出现动脉狭窄和动脉瘤,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长期受压可出现内膜受损,部分患者可出现静脉血栓形成。随头颈部及上肢活动,桡动脉搏动可有变化。

多发性大动脉炎多累及全身多条血管,因此在超声检查时,一定要有全面意识,不能只局限于已发现的病变血管。本病管腔狭窄多呈弥漫性,超声诊断狭窄程度时,脉冲多普勒频谱分析法的价值多有限。由于管壁增厚处多无钙化,可以用灰阶或彩色多普勒直接测量狭窄程度,当病变较为局限时,可采用脉冲多普勒分析法估测狭窄程度。临床上,大动脉炎多采用药物治疗,并选择超声随访,超声检查时,应该具体表述病变所累及的血管、病变范围(长度)及程度(狭窄程度),以便随访对照,观察疗效。

参考文献

[1]唐杰、温朝阳,等.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3-166.
[2]姜玉新、张运,等.超声医学高级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349-358.
[3]陈章强,洪浪,王洪,等.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
[4]贾振,陈伟达,赵钢.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22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
[5]刘月,冷晓萍,姜双全,等.超声造影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分期的应用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
[6]赵冰,范闽延,王琦.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超声诊断[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
[7]侯颖,王佳,苏小佩,等.超声造影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活动性的评价[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全国颅脑及颈部血管超声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8.
[8]王玉鸽,戴永强,邱伟,等.多发性大动脉炎[A].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5论文汇编[C].2015.
[9]初洁秋,刘冼宜,席桂华,等.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A].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