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肝功酶学指标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8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志愿者800例作为对比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血脂以及肝功酶学指标检测,统计记录两组人员的相关指标,并形成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人员进行检测,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肝功酶学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病发后血脂水平以及肝功酶学相关指标均有所上升,因此临床诊断可将血脂和肝功酶学相关指标作为脂肪肝患者的诊断参考标准之一。
关键词:脂肪肝;血脂;肝功酶学
本文引用格式:郑今花.对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肝功酶学指标变化进行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168,170.
0引言
脂肪肝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该疾病主要指由多种原因引发人体肝内脂肪堆积过剩的症状,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症状,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还会出现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相关疾病,以此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脂肪肝病发率与日俱增,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1-3]。本文意在研究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及肝功酶学指标变化,为提高临床治疗脂肪肝治愈率以及诊断准确率提出可行性方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80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志愿者800例作为对比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53.2±4.1)岁,平均体重(56.4±4.6)kg,男性400例,女性400例。对比组人员年龄30~70岁,平均(52.9±3.7)岁,平均体重(56.9±4.2)kg,男性400例,女性400例。两组人员年龄、体重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人员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详细过程;(2)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心脏、肾脏等其他内器官疾病者;(2)有恶性肿瘤疾病者;(3)不能配合检测者;(4)妊娠期孕妇。
1.2方法
均给予两组人员血脂、肝功酶学指标检测,叮嘱患者检测前1 d内禁止食用荤食,检测选择清晨,采取患者静脉血5 mL,并将样本及时存放于无菌低温环境内。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时间控制在10 min。随后将样本送入检验科内使用我院医疗专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脂、肝功酶学检测,并统计其结果。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水平与AST、γ-GGT、ALT等肝功酶学指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
通过对两组人员进行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其中,研究组患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水平均高于对比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肝功酶学指标水平对比
通过对两组人员进行检测,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肝功酶学指标,其中,研究组患者AST、γ-GGT、ALT等肝功酶学指标水平均高于对比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脂肪肝是发生在肝脏上的疾病,该疾病病发率逐年递增,其病发率已经仅次于肝炎,且由于其脂肪肝的病发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因此愈来愈受临床医学的重视。该疾病病发原因极为驳杂,据大数据统计得知,肥胖、消化障碍、糖尿病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均易导致病发,患者前期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乏力、恶心,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肝区疼痛等临床症状,目前临床医学对其主要采用药物控制保肝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病情均能得到有效的改善,甚至痊愈。由于脂肪肝疾病性质可逆性,患者患病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极易出现肝硬化、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尽早诊断出疾病并给予治疗十分重要[4-6]。
脂肪肝病发后,患者由于肝内大量脂肪堆积,使得肝细胞发生病变,进一步引发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中血脂代谢异常是最常见的反映,血脂代谢在肝部代谢综合征的影响下,其肝内大量分泌游离脂肪酸,提高高密度蛋白含量,进一步导致氧化磷酸损坏,使患者内分泌出现故障,而内分泌主要表现为血脂的异常升高[7-8]。此外,患者肝部细胞病变后,还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在肝细胞病变的影响下,其肝部正常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化或破坏,以此造成患者肝功酶区指标水平大幅度提高[9-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血脂水平检测和肝功酶学水平检测,其中,患脂肪肝的研究组患者血脂水平和肝功酶学水平均高于对比组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示,脂肪肝患者血脂和肝功酶学水平患病后均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肝功酶学水平与病症有紧密的联系,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肝功酶学水平能诊断出患者是否患有脂肪肝,且通过详细的指标检测,其检测结果能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对患者疾病前期症状程度以及后期治疗效果进行判断,以此促进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因此,通过血脂和肝功酶学指标的变化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济兰.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8(62):202,204.
[2]王春,胡君.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变化的检测探析[J].中外医疗,2018,37(29):194-196.
[3]王风霞.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酶学指标与血脂的变化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9):63.
[4]马占军.脂肪肝患者肝功酶学指标、血糖及血脂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6):2227-2228.
[5]肖春洁.浅谈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检测意义[J].当代医学,2017,23(25):73-74.
[6]薄艳秋.血脂及肝功能联合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20-22.
[7]刘敏.脂肪肝患者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的检验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118-119.
[8]田玉春.探讨肝功能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对脂肪肝的诊断作用[J].智慧健康,2018,4(4):61-63.
[9]Le Y,Man Y,Wang L.The effect of omega-3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CTs:[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7,33(4):1022-1028.
[10]Meihua W,Yajie Z,Department G.Effects of Yigan Tiaozhi Decoction on Serum NO,Endotoxin and RBP4 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5(1):30-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