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电针对震颤麻痹大鼠黑质Bcl-2、Bax表达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2 17:20: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电针对震颤麻痹大鼠黑质内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究电针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左旋多巴药物组,另设正常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共60只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黑质内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左旋多巴药物组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和左旋多巴药物组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Bax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电针组与左旋多巴药物组黑质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能够上调震颤麻痹大鼠黑质内Bcl-2蛋白的表达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震颤麻痹;电针;机制;Bcl-2;Bax

本文引用格式:黄亮,韩冰,戴缙,等.电针对震颤麻痹大鼠黑质Bcl-2、Bax表达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17-218.

0引言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缺失。根据震颤麻痹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常以左旋多巴为主进行药物替代治疗,但长期服用在出现毒副作用的同时,还会产生耐药性,导致疾病进行性加重。针灸作为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在治疗震颤麻痹方面也具有一定疗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只雄性成年SPF级SD大鼠,(250±20)g体重。实验动物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管理中心提供。所有实验用鼠常规适应性饲养1周,自由饮食、饮水,实验所有过程符合动物伦理实验标准。

1.2方法

1.2.1实验分组


利用行为学筛选造模成功的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左旋多巴药物组3组,每组12只,并设立正常组及假手术组2组,每组12只大鼠。正常组给予常规饲养;假手术组仅手术,不注射6-OHDA;模型组造模完成后不给予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左旋多巴药物组给予口服左旋多巴治疗。

2.1.1动物模型建立

采用右侧偏侧帕金森模型,造模前用0.3%戊巴比妥钠进行腹腔麻醉,待大鼠角膜反射消失后,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在无菌环境中沿正中矢状线切开大鼠颅顶部皮肤,剥离皮下组织及骨膜,暴露前囟、人字缝,按Pellegrino LJ[1]等编著的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右侧黑质两注射点位坐标:第1点为前囟后3.0mm,正中线右侧2.5mm,硬脑膜腹侧8.6mm;第2点为前囟后2.4mm,正中线右侧2.7mm,硬脑膜腹侧8.6mm。以鼠颅骨钻按上述坐标钻直径为5mm的孔。用10L微量进样器以1L/min速度向嘴侧注射4L 6-OHDA、向尾侧注射3L 6-OHDA,每次注射完成后留针10min,然后以1.0mm/min的速度缓慢退针,再用明胶海绵填塞颅骨孔,对切开进行缝合。造模完成后2周腹腔注射APO诱发旋转行为(向健侧旋转),注射10min后开始记录,共记录30min,旋转速度达到6转/min视为模型制备成功[2]。

2.1.2治疗方法

电针组大鼠给予电针治疗。在右侧舞蹈震颤区上点与下点采用0.25mm×25mm毫针进行针刺,连接KWD-808Ⅱ型全能脉冲电疗仪,电针波形选择疏密波(频率为1Hz),调节电流强度至头部皮肤轻微颤动,每次治疗30min,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0天。左旋多巴药物组给予左旋多巴1.0mg灌胃给药,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0天。

2.1.3标本制备

治疗结束后用0.3%戊巴比妥钠(10mL/kg)进行腹腔麻醉,灌注固定后,取脑内黑质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备用。

2.2检测指标

2.2.1行为学检测


治疗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检测,所有实验用鼠给予腹腔注射APO,以诱发大鼠向左侧旋转,APO注射10min后开始记录,记录30min内旋转圈数。

2.2.2HE染色

在40×10倍光镜下观察实验大鼠脑内黑质病理形态学改变。

2.2.3免疫组化

在40×10倍光镜下观察实验大鼠脑内黑质Bcl-2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

2.3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分析不同组采用单因素方差,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论

2.1行为学检测


治疗前模型组、电针组、左旋多巴药物组组间比较,大鼠旋转次数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电针组及左旋多巴药物组大鼠旋转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组与左旋多巴药物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病理形态学检测

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黑质内神经细胞数量较多,组织结构清晰可见,细胞形态正常,无变性、坏死;模型组大鼠黑质内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胞体皱缩,胞核固缩,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电针组、左旋多巴药物组大鼠黑质内神经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增多,细胞变性程度减轻。

2.3黑质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电针组、左旋多巴药物组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均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和左旋多巴药物组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Bax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电针组与左旋多巴药物组黑质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目前,震颤麻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震颤麻痹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密切相关[3]。Bcl-2和Bax参与细胞凋亡的过程,并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Bcl-2是抑制凋亡的因子,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而Bax是一种促凋亡蛋白,能够加速凋亡的进程。本实验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大鼠黑质内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Bax的表达显著降低,说明电针能够通过上调Bcl-2及下调Bax的表达起到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治疗震颤麻痹的作用机制。且电针组与左旋多巴药物组相比较,对上述二者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针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接近。相比应用左旋多巴治疗,电针治疗不存在耐药性及毒性等问题,因此日后在临床治疗中可采用电针疗法治疗震颤麻痹。

参考文献

[1]Pellegrino LJ,Pellegrino AS,Cushman AJ.A stereotaxic atlas of the rat brain[M].Plenumn Press,1979:43.
[2]赵宇辉,黄亮,孙忠人.电针对震颤麻痹大鼠行为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03):56.
[3]胡玉英,陈薇.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疗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3):13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