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展,卫生材料的使用在品种及数量上也随之不断增加,促使医院卫生管理也存在诸多漏洞,不仅影响了医院未来发展前景,同时也对社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医院卫生管理过程中,全面以已“改进思想”为原则,将持续质量改进成为发展医院卫生管理的核心内容,从而达到改进的目的。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医院卫生管理;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孙丽丽.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卫生管理的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289-290.
0引言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日益提升,促使社会对医院卫生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管理模式已无法确保老百姓的医疗保障,逐渐转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最终实现高质量服务水平及满足医院及患者的所有需求[1]。因此,有必要对我院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实施带有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管理对策。
1医院卫生管理现状分析
1.1卫生材料缺乏重视
因卫生材料在临床上只作为诊断的辅助品或附属品,促使医院从业人员不能够对卫生材料的管理的引起重视,甚至在采购卫生材料时,完全忽视其本身的适用性。
1.2材料采购制度不合理
因众多医院都是通过设立专有部门进行负责材料采购,使得从业人员没能做到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物资进行认真检查,加上在采购时因利益的影响,造成卫生材料质量不过关,不仅大幅度增加了因提供采购物资短缺、资源浪费的问题发生,甚至对医院造成严重后果。
1.3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医院卫生管理过程中,因物资管理部门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缺乏,加上对本职工作不负责,频频出现账实出现差错事件的发生。此外,从业人员未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卫生材料予以抽查和盘点,甚至对不明人员进出仓库而造成物资损毁现及货品数量和标准数量不符[2]。
1.4医疗管理不规范
根据医院现状问题,无论是从就诊到住院都会存在一定的流程,但就诊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仍处于提高阶段,缺乏在就诊过程中注重患者实际病情、有效沟通及注意事项,严重降低了医院整体管理质量。
1.5信息技术管理滞后
因医院卫生材料使用种类、数量繁多,仍无法对有关技术手段不能得到统一的系统管理,加之从业人员因记录材料耗时时间相对较长,使其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有关数据信息进行登记,使得信息管理出现漏洞的几率大大增加。
1.6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差
因从业人员的缺少集医疗、卫生及卫生管理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加之对突发事件不具备协调与应对能力,促使对工作责任心不强,自身素质差,不具备应对社会发展的需求。
1.7应对制度不健全
医院在处理突发卫生事件上未能制定出合理、健全的解决方案,且缺少公开性及透明汇报原则及监控系统,极易出现指挥不一致、消息不流畅及应对不灵敏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甚至导致突发事件的升华[3]。
1.8不重视突发卫生事件危害性
因突发卫生事件存在分布差异、成因多样性及频繁性特征,促使和公共卫生的建设和投入存在直接关系,若公共卫生事件费用出现投入不足及多次出现食物中毒等情况发生,极易增加卫生事件的发生。
2医院卫生管理改进对策
2.1加强注重卫生材料把关
重视卫生材料质量,保证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要具有实用性。并通过政府开展信息招标的平台上,将采购信息透明化,确保医院卫生材料质量。
2.2完善材料申请和预算体制和管理体系
统计医院临床各个科室所需的采购材料,以便提前做好采购预算,预算表应经财务部领导审批即可。此外,采购过程中,将不合格材料予以剔除,并要求管控者结合材料性质给予分类,以便提高卫生质量管理。
2.3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构建信息化管理
结合患者的不同类型给予对应沟通,并及时提供患者治疗环境,确保患者就诊规范性。建立统计医院物资材料信息平台,通过数据得知每日变化情况,进而提升全面管理水平[4]。
2.4加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定期集中培训有关医院卫生管理理论知识及职业素质修养,从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正确认识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精神,进而提高自身价值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2.5规范医院卫生管理制度
实施责任签署监督制,完善卫生安全考核制度、拟定突发卫生事件应对措施,从中优化从业人员责任意识,提高对卫生管理的重视度,确保医疗支持及通信网络的顺畅,将职责落到实处,具备应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及掌控能力。
3结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不断提升及医改政策的加快,促使社会对医院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及业务能力,将医学上的有关管理条例落到实处,加强医疗过程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度,进一步共同实现医院卫生管理的先进化[5]。为此,依据新型管理模式及管理理念,尽全力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据有关资料显示,持续质量改进是基于医院卫生管理中的首要部分,且改进过程为卫生质量的提升提供出主要依据[6];还有人在研究中证实了医院卫生管理不仅医院的灵魂,亦是作为促进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力所在[7]。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全面以“医院卫生管理”为核心内容,是基于发展基础上,注重过程管理及环节质量的新型管理理念,亦是以持续性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使其达到更优的效果,为新时代医院卫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除了保证采购材料质量,完善医疗采购体系及整合信息化管理外,还满足社会发展、医疗机构及老百姓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出现阶段医院卫生管理存在的漏洞及不足,予以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及合理化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改善效果:(1)通过增加对医院卫生选材方面的重视、节约成本费用、规范医疗各个环节后发现,有效确保了医疗环境卫生质量;(2)通过构建医院信息化管理体制,整改物资信息,保证其质量的同时,更为上级领导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及队伍提供便利。现如今,我国信息人才大量短缺,促使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才人更为缺乏,因此,应加大对有关人才培养,结合现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激励方案,从中调动医疗从业人员的积极性[8];(3)通过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为医疗信息建设保驾护航,并增强从业人员的信息维护意识,进而能够具备及时处理系统漏洞的应对能力,避免了多种隐患的发生,最终达到整体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及防御能力;(4)通过采取鼓励学习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进而成为一支具有专业化的队伍,进一步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发挥出重要作用[9]。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可有效弥补过去管理工作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了医疗卫生质量的提高,可作为一种理想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李杰.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5):198-199.
[2]张英.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卫生管理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7):192+196.
[3]高焕英.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9):8-10.
[4]脱雨陇,丁晓彤.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管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21(2):30-31.
[5]任文莉.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8,345(10):58-59.
[6]金秀成,刘瑛.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5):51-54.
[7]王华.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5):130-132.
[8]陈燕.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药品管理的改进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1):182-182.
[9]沈吉,卢海源,王烈.医院质量指标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30(01):56-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