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明确指出手术室内预防患者感染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CQI方法,对预防感染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后,在施行过程中需要对该种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发现相关问题并加以优化。结果通过对实施CQI前后手术室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得知,施行CQI后手卫生合格情况与依从性大大优于施前。结论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中,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可大大提升医护人员维持手卫生的积极性与依从性,大大降低患者由外部因素感染的几率,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手卫生;持续治疗改进;CQI
本文引用格式:董燕.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234,238.
0引言
医护人员的手部消毒、外科手消毒皆属于手部卫生范围内。在手术与日常护理操作中严格遵守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处理,才能极大程度上降低由外部因素造成患者的感染几率,自2018年到今日,各个地区的医院都在开展手术室质量的优化工作,主要对进行手术的一线医护人员,手术医生以及相关护士等,进行长达半年的手术室工作质量优化工作,得到了良好的优化效果,现将结论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施行方便抽样法,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自2017年6月(CQI前)至2018年1月(CQI后),随机挑选10个手术间,连续4 d内进行手术操作的医护人员,包括麻醉师、洗手护士、手术医生等。其中CQI前,应该进行手部卫生处理为547人次,其中洗手处理:98人次,卫生手消毒:181人次,外科手消毒:268人次。CQI后,应进行手部卫生处理为558人次,分别为洗手91人次,卫生手消毒177人次,外科手消毒290人次。
1.2CQI方法
(1)找出问题,明确指出手术室内预防患者感染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部分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流程不规范,消毒过程中忽略的部位较多,导致消毒不彻底。②在进行手部消毒过程中手部涂抹的消毒液没有充分揉搓,导致消毒时间不足消毒不充分。③手套发生破损后,只进行手套的更换但没有进行手部消毒处理。④在多台手术的情况下,繁忙的治疗工作使手术医护人员忽略应该进行的手部消毒处理。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长时间多次进行洗手与手部消毒会导致皮肤发生干裂的现象,会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对手部消毒的积极性。
(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整个调查,开展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采用单盲的方法进行调查,每日上午在诊疗、操作、治疗集中的时间对全院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观察,观察位置机动灵活,同时填写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调查人员在现场观察中不允许提示或暗示,让医务人员处于一个完全常态化的工作中,以便真实反映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手卫生依从性。请专业人员对资料的正确性,实用性进行评价。与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从而得到有用的资料用于制定我院手术室预防感染的规章制度。
(3)对预防感染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后,在施行过程中需要对该种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发现相关问题并加以优化,并继续检测。①空气污染是引起患者产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治疗环境空气流通差,温度湿度较高容易造成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造成患者与空气接触造成感染[1]。②为全体医护人员开设手部卫生宣讲活动,将手部卫生的相关知识以讲座、视频、知识竞赛、现场实操等多种方法向广大医护人员进行宣讲,加强医护人员对手部卫生的重视性[2]。③将手部完全消毒的方法整理为七个字“内外夹弓大立腕”,让广大医护人员记忆更加深刻,操作更为准确。手部消毒的第四步:弯折手指使关节部位外露在手心充分搓揉两手分别进行,无法充分消毒的原因主要是由单一图片进行宣传该消毒步骤,无法充分提现手部的各个关节,所以笔者应着重宣传[3]。④一些高职称医生对手部消毒处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消毒观念,应促进其对新型消毒方法消毒凝胶的了解与应用[4]。⑤标准情况下,一台完整的手术从开始到结束,巡回护士应该洗手10~20次,麻醉师洗手15~25次。⑥在进行手术过程中一旦发生手套破损事件应立刻更换手套。⑦加大宣传力度,开展院内会议,另外采取院内领导讲座的形式提升医护人员对手部消毒的积极性,降低患者感染几率。⑧制定严格的手部卫生监管制度,将规章制度运用到日常操作中。院内感染科促进院内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工作。日常工作中要保证手部卫生设备与用品齐全,且定期进行补充。医院内部建立管理部门,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进行监督、检查、与知道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5]。科室的医院感染小组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监督,定期进行随机挑选医护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制定的手卫生规章制度全面开展。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规章制度所依据,由相关检测人员随机采集即由专业护理人员采集相关人员手标本,然后进行检测。①手卫生合格。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或医疗器械进行触碰前后需要洗手,手术前施行手术治疗的医护人员手部细菌菌落数量应<10 cfu/cm2,一旦大于此数值便视为不合格。②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依从性通过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取得结果,严格遵守洗手规章制度为依从,其他的医护人员则为不依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通过对实施CQI前后手术室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得知,施行CQI后手卫生合格情况与依从性大大优于施前(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此次研究对影响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的多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得出可将多方面因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主观认知因素与客观设备因素[6]。其中,主观因素体现为手术室内医护人员在思想上没有明确保持手卫生的重要程度,没有掌握正确的手部消毒方法[7]。且由于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次数较多,洗手比较频繁,从而导致手部皮肤发生干裂,降低医护人员洗手的积极性。持续质量优化,可采用更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追踪,是重要的卫生管理方法之一,改进相关医疗问题的同时也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卫生依从性[8]。持续质量改进应用的主要执行步骤为:寻找存在的问题-合理分析证据-优化措施方法[9]。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施行手卫生管理措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大大增加且手卫生合格率提高较为明显,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结果分析表明,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是一项高效的管理方法。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的过程中,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可大大提升医护人员维持手卫生的积极性与依从性,大大降低患者由外部因素感染的几率,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颖,祝惠琴.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1(12):230-232.
[2]吕润丽,宋萍伟.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1(19):210-213.
[3]赵宏波.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70-71.
[4]卢喜玲,曹永革.质量持续改进在医护人员手卫生中的应用[C]//2014年河南省传染病护理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
[5]林少敏,别逢桂,周培明,等.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智慧健康,2018,12(9):28-30.
[6]乔婷婷.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对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5(10):28-30.
[7]王秀娟.PDCA循环法在传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88-89.
[8]于敏华,俞建平.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2881-2882.
[9]姚兰,陈先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分析[J].广西医学,2018,9(15):63-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