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持续性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2 13:26: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性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右侧肺癌患者60例,ASA等级II~III级,进行统一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均为胸腔镜下右侧肺癌根治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持续负压吸引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肺隔离时间以及术中各时段肺内分流率等。结果持续性负压吸引组的肺隔离时间为130.6±33.2秒,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5±41.4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后30 min、60 min、120 min肺内分流率分别为28.3±7.3%、30.1±4.8%、28.1±6.2%明显低于对照组33.5±5.2%、31.7±4.4%、30.5±7.2%,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负压吸引组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对患侧肺行持续性负压吸引可以加快术侧肺塌陷速度,增加术者操作空间,较好的减少单肺通气造成的肺内分流,有效的预防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是一种简便、安全且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持续性负压吸引;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单肺通气;肺内分流;低氧血症

本文引用格式:胡睿,刘志贵.持续性负压吸引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9):176,179.

0引言

肺癌根治术程中常须应用单肺通气(OLV)将术侧肺隔离,以便于手术操作,但同时会导致肺内分流的增加而引发低氧血症。相较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可尽早进行肺部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但胸腔镜的应用需要较高的肺塌陷质量。如何有效的预防低氧血症和提高肺塌陷质量是胸科手术麻醉常面临的难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术侧肺进行持续性负压吸引与传统的单肺通气模式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为临床提供参考。

\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8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右侧肺癌患者60例,ASA等级II~III级,进行统一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均为胸腔镜下右侧肺癌根治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持续负压吸引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

入室后监测心电图、指脉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开放上肢静脉,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桡动脉穿刺置管,动态检测动脉压。麻醉诱导咪达唑仑(思华药业,2mL:10mg H10980025)0.05-0.1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医药,1mL:50ug H20054171)0.5ug/kg、依托咪酯(恩华医药,2mL:20mg H20020511)0.15-0.2mg/kg、罗库溴铵(仙琚制药,5mL:50mg H20093186)0.6mg/kg依次静脉推注。纤支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并调整合适位置,接麻醉机(Ohmeda,美国)行双肺机械通气。持续泵注丙泊酚(国瑞药业20mL:20mg H20143252)每分钟50~100g/kg,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1 mg H20030197)每分钟0.2~0.3g/kg,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10 mg/30min)进行OLV时,各组呼吸机参数设置为潮气量6~8 mL/kg,呼吸频率14次/分,吸呼比1:1.5,吸入纯氧,新鲜气体流量2L/min。手术切皮时行OLV,呼吸机参数更改为PCV模式,实验组接通负压吸引器,负压设置为0.02MPa,对术侧肺行持续性吸引。

1.3观察指标

术中检测血氧饱和度,术中一旦血氧饱和度低于90%,立即行纯氧高频喷射通气或恢复双肺通气;记录OLV开始至肺塌陷完全时间即肺隔离时间;由术者将术中视野、肺塌陷质量评为优、中、差3等;单肺通气后于30min、1h、2h分别抽取动脉及中心静脉血做血气分析,统计PaO2、PvO2、PaCO2计算Qs/Qt。

1.4统计学处理

连续测量变量采用重复测量变量的方差分析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2结果

2.1持续性负压吸引组的肺隔离时间为130.6±33.2秒,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5±41.4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术侧肺行持续性负压吸引有利于加快肺塌陷。

\
 

2.2术中各时段血氧含量及肺内分流率如表2所示,实验组在行OLV的30min、1h、2h所测的PaO2均高于对照组,Qs/Qt在30min和1h所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术侧肺行持续性负压吸引有益于降低OLV期间的肺内分流率,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

 

3讨论

为了保证胸科手术操作空间,常须对术侧肺进行OLV以保持患侧肺的塌陷状态,但是由于术侧肺无通气,且术中侧卧位致V/Q失调易造成肺内分流增加,正常时肺内分流里仅为心输出量的2-5%,如增加则可使动脉氧分压降低,甚至导致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2],影响手术进展。传统肺隔离法即使术侧肺完全塌陷,仍有部分右心血分流,本实验中两组患者当OLV约30分钟时,动脉氧分压下降至最低,肺内分流达高峰,之后由于塌陷侧肺HPV机制启动,缺氧区肺毛细血管前小动脉收缩,使更多的血流入通气较好的肺泡,使V/Q失调改善,与已有的报道一致[3]。Domino KB表明HPV产生效应于OLV开始后15分钟开始生效,在60分钟达到高峰[4,5],但麻醉过程中往往会在一定程度抑制HPV机制。增大潮气量常用于预防OLV期间低氧血症的发生,但通过增大OLV期间潮气量可能会增加术后肺水肿、急性肺损伤(ALI)等并发症的风险。

负压吸引常应用于加快肺叶塌陷以及吸引血、痰等,本研究受黄进团将负压吸引排气法用于经胸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启发[6],在OLV后对术侧肺施用0.02MPa的负压进行持续性吸引,在美国呼吸治疗协会实践指南推荐范围内以保证其安全性[7],且便于术中术侧肺分泌物以及血及时排出,同时利用负压吸引进一步减少术侧肺体积,增加手术操作空间,同时对肺内小血管形成挤压作用,形成”人造HPV”效应,减少术侧肺血流,从而降低肺内分流。本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性负压吸引组中肺隔离完成时间明显小于传统对照组。由表2可观察到,两组患者单肺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内分流开始增加,至OLV 30min时肺内分流率到达高峰,之后肺内分流率有所改善,与相关报道一致,说明对术侧肺行持续性负压吸引所形成”人造HPV”效应可降低OLV期间的肺内分流率,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取对术侧肺行持续性负压吸引有助于加快肺塌陷,为术者提供更好的操作空间;在OLV期间能有效减少肺内分流,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本研究方法所需材料易于获取,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值得在胸腔镜手术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卫然,陈兰仁,隗清.胸腔镜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中单肺通气时肺内分流率的对比[J].安徽医学,2018,(01):48-50.
[2]韩宋.胸腔镜手术术中低氧血症的多因素回顾性研究[D].City:大连医科大学,2017.
[3]WILKINS M R,GHOFRANI H A,WEISSMANN N,et al.Pathophysiology and treatment of high-altitude 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J].Circulation,2015,131(6):582-90.
[4]KB D,L C,CM A,et al.Time course and responses of sustained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in the dog[J].Anesthesiology,1984,60(6):562-6.
[5]吕治全,彭明清.不同麻醉长时间单肺通气对肺内分流和氧合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7,(S3):134-6.
[6]黄进团,黄荣辉,曾玉友.持续负压吸引排气法在经胸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03):213-6.
[7]CARE A A F R.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Endotracheal suctioning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s 2010[J].Respiratory Care,2010,55(6):7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6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