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0 10:22: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对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吞咽障碍患者共计54例,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接受留置鼻饲管技术质量方法,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口腔护理等干预;治疗组采用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技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0 d(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2%,前者优势显著,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结论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可以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减少并发症发生,患者舒适度提高,利于昏迷病人促醒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早期推广延伸到他科或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家庭护理中应用,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日,早日出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冰刺激口腔护理;间歇性管饲;吞咽障碍

本文引用格式:班志娟,宋小洁,黄耀辉.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213-214.

0引言

脑卒中是造成吞咽障碍的首要病因,吞咽障碍患者会出现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等症状,还容易诱发吸入性肺炎、脱水以及营养不良整并发症问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据文献报道[1]有43-54%左右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容易出现误吸问题,而37%误吸患者会逐渐发展成肺炎疾病,4%的患者会因肺炎疾病而出现死亡。临床上对于吞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留置鼻饲管,长期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不适,且不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多数患者会受吞咽障碍的影响,进而增加持续时间,对患者的脑功能肢体等多方面带来不良影响,诱发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病发问题[2],对于患者存在的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我科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

 
1资料

1.1资料。此次研究共选取吞咽障碍患者共计54例,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7例。全部患者在24小时内均完成吞咽筛查试验,坦言功能评分分为III-V级,同时根据医嘱合理留置胃管。此次研究均满足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通过头颅CT检查被确诊,患者意识清晰,检查配合。另外此次研究主体均将昏迷患者、意识障碍患者排除。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14例;脑出血15例,脑梗死12例。平均(65.09±5.6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4例。平均
(66.24±6.54)岁。

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手段,而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主要以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等。对照组采用留置鼻饲技术给予营养及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采用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技术治疗。

2.1口腔护理。根据每一例患者的评估结果,按照每个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选择工具、方式等内容。在患者住院期间,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对患者展开动态评估与护理评估,便于优化护理方案,病人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口腔护理。

2.2冰刺激方法。病人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实施个性化口腔护理冰刺激。病人取坐位或卧位,由护士采用自制冰冻果汁直接刺激,棉棒(妇科用大头棉签)以前腭弓为中心,包括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部,选用抽吸式牙刷或大头棉签进行口腔护理,每次刺激约1 min,交替刺激共15 min,休息5 min并接受餐前心理疏导。

2.3间歇性管饲技术手段。让患者保持半卧位姿势,无法坐立的患者保持右侧卧位姿势,对患者口腔与鼻腔展开清洁,应用14号硅胶围观,借助饮水润滑管,让患者维持张口状态,必要情况下可以应用牙垫,将导管通过口腔插至为重,插入长度应该控制在45-55厘米范围内,待导管进入胃内,先注入20 mL水后再注入浓流质,温度以38-40°,速度50 mL/min,每次量200-300 mL,每天4-6次,两餐之间根据情况补水200-300 mL;拔导管用水冲洗干净,自然环境晾干备下次用。

2.4评价标准。全部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20日后,根据藤岛一郎吞咽评估标准展开评定[3]:将其分为Ⅰ-Ⅳ四个等级,其一Ⅰ级为重度吞咽障碍,难以通过口进食;Ⅱ级为中度吞咽障碍,部分食物可以通过口进食;Ⅲ级为轻度吞咽障碍,可以通过口进食;Ⅳ为正常吞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其并发症主要包括误吸与吸入性肺炎等病症。

3结果

3.1对比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通过观察分析可知,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如表1所示。

3.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2%,前者优势显著,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如表2所示。


\
 

4讨论

4.1由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容易发生在口腔期与咽期阶段,为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口腔自洁能力。而口腔分泌物过多,容易诱发口腔炎、溃疡等病症,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与口腔状况作出客观性评估,选择最为适合的护理溶液与口腔护理方式,才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病症问题。完善的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口腔问题的发生,避免口臭问题,增强患者口腔舒适程度,减少有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有效防治脑卒中患者口腔及牙周疾病,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4.2脑卒中患者容易受损伤部位影响,进而影响食管功能[4]。在现代康复医学研究中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有着较高的重构性与可塑性特征,利用冰冻棉签擦涂方式,对其形成刺激作用,有利于增强神经末梢的敏感度,形成吞咽反射。而局部肌群受到刺激作用,容易收缩,进一步促进吞咽肌肉的运动能力,对提升咽部肌肉、口部肌肉的灵活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5]。冰刺激护理干预有以下优点:①能增强吞咽感觉冲动的传入,刺激吞咽反射产生,提高吞咽功能②进食前给予适当的刺激,使病人在具有良好吞咽意识的状态下进餐③使病人在冰刺激中会做吞咽动作,反复训练可以使吞咽动作易于诱发,加强吞咽力度,显著改善吞咽肌群失用性,即强化了吞咽功能,又促进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的重建,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4.3间歇性经口胃管饲法可反复刺激口咽部运动,促进患者自身吞咽动作。优点如下:①使消化道保持正常的解剖、生理功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②提供营养支持減少抗生素应用;③节约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④患者舒适度提高,利于昏迷病人促醒提高生活质量;⑤避免了持续胃管的并发症(皮肤黏膜溃疡返流影响美观);⑥无创,利于昏迷病人咳嗽反射建立;⑦与胃管及胃造瘘管比较更有优势的是能进行吞咽训练;⑧无插入不适感、每次插入可做吞咽练习、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无胃食管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且可使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改善;⑨手法简单,安全。利用间歇经口鼻饲进食治疗手段,可以确保患者在进食阶段的食管上段、下端的约肌处于闭合状态,进一步提升咽部声门收缩反应作用,减少胃管反流,最终改善患者营养情况、吞咽能力、管饲并发症和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6]。冰刺激训练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吞咽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冰刺激口腔护理联合间歇性管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小丹.个性化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的疗效观察[J].天津护理,2017,25(5):419-420.
[2]宗敏茹,庞灵,郑兰娥,等.间歇性管饲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2):932-933.
[3]张秀淋,郑璇燕,邓艳红,等.经口间歇管饲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2):1415-1418.
[4]翟慧琴.冰刺激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147-148.
[5]吴航.冰刺激对脑卒中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17,3(1):31-34.
[6]张秀琳,陈文媛,黄惠芳,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间歇性经口鼻饲法对管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研究2018,15(2):157-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