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比较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10 09:14: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参照组进行开腹治疗,对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胆道双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术后恢复指标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比较分析后,术后恢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胆结石治疗效果;胆总管结石

本文引用格式:李云玖,车金辉,杨为中.比较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0):368+370.

0引言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时的疼痛感较其他疾病高很多,在临床上多采用开腹治疗的方式将病灶切除,虽可治愈但风险较大。这种情况下腹腔镜胆道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受到了胆道疾病治疗的重视,具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2:13;平均年龄为(35.85±2.62)岁;平均病程为(1.47±0.68)年。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5:10;平均年龄为(34.71±3.25)岁;平均病程为(1.68±0.55)年。上述两组基线资料数据(P>0.05)无明显差异可放心比较。

1.2方法

1.2.1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选择常规腰硬膜外麻醉,消毒铺巾后让患者保持仰卧位,按照顺序逐层切除患者皮肤,切开胆总管将结石取出,利用T管引流,手术后15天左右对患者进行T管造影,如果造影结果显示胆总管下端无结石残留,可以安排患者进行引流管去除[1]。

1.2.2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执行全身麻醉,主要执行4孔法:①在脐孔处设置好第一个孔位,安放好腹腔镜;在右肋下缘与同腋前线焦点处设置好第二个孔位,放入5 mm套管,为手术后腹腔引流做准备;在右肋下缘与锁骨中线交点处设置好第三个孔位,安放好T管引流;在剑突下部10 mm处设置好第四个孔位,为缝合做好准备[2]。②利用探针,从胆囊颈一直探查到胆管,保持进行过程中的游离,在胆总管前壁进行穿刺,让胆汁可以抽出,并切开胆总管前壁;然后放入胆道镜,从剑突下部放入,利用腹腔镜对胆道镜进行引导,从胆总管切口进入胆总管,取出结石,将T管引流设置好,对切口进行缝合,放入腹腔引流管,标注好所有详细内容后,观察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拔管[3]。

\

 
1.3观察效指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等并比较。

1.4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X线检查胆总管炎症状消失,结石排除率高于90%,并且无临床症状;有效:治疗后,患者X线检查胆总管有轻微炎症,结石排除率在60%-90%,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X线检查胆总管炎症无明显变化或者加重,结石排除率在60%以下,并伴随临床症状或者加剧。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本次对比分析中统计处理采用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卡方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数据显示(P<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详见表1。

\
 

2.2比较两组各项术后恢复指标。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等各项术后恢复指标皆优于参照组
(P<0.05),详见表2。



\

 

3讨论

胆总管结石病灶表现形式为结石,阻碍了胆汁的正常分泌。临床上采取常规开腹治疗方法虽然取出胆总管内的结石,但风险较大[4-5]。由此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受到了推动,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感染风险,增加胆结石排除量,保障了胆总管的完整性[6-7]。让胆道功能的正常运转,减少了胆结石复发、胆漏等情况[8]。让患者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胆道系统等保有良好的循环恢复,降低了患者治疗后身体的负担和心理负担,解决了医患关系中的风险隐患[9-16]。

经过本次对比分析,治疗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等各项术后恢复指标皆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可收获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铁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双镜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J].上海医药,2018,21(5):56-56.
[2]连福珍.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2018,11(2):63-64.
[3]蒋磊,褚亮,张杰.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J].安徽医学,2018,39(3):331-333.
[4]王翻身.比较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治疗胆结石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1):40-40.
[5]陈铁炯,郑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2):226-228.
[6]许维,宋劲松.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11(28):57-59.
[7]陈惠康,吴品飞,温占朝,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76-77.
[8]计军涛,王静英.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878-1879.
[9]吴振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6(9):67-68.
[10]李攀,张彦,张征,等.三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7,11(5):420-422.
[11]马云涛,田宏伟,王芳,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甘肃医药,2016,35(6):426-428.
[12]臧文义.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19):110-111.
[13]吴国法,张群伟,陈伟达,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1):143-145.
[14]许维,宋劲松.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28):57-59.
[15]孙强.对比分析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4):679-680.
[16]潘建华,吴文飞,赵峰,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6):3125-3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