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讨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无法使用药物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8例,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部分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诊治有效性明显超出20.41%(P<0.05),观察组的手术处理时长明显缩减(P<0.05)。结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诊治结局甚佳,对患者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有助于缩减手术处理时间。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王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114-115.
0引言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科病症,其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因素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即年龄越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风险越高,而且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1]。临床上通常将手术疗法作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本次研究将着重讨论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筛选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无法使用药物控制眼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8例,应用数字随机表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观察组,例数均为49例。参照组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5:24,年龄均数为
(54.39±3.29)岁;观察组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7:22,年龄均数为(53.28±3.42)岁。入选患者中不存在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意识障碍、脏器器官功能障碍等情形。
1.2治疗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的小梁部分切除联合虹膜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前应给予患者散瞳,表面麻醉满意后,消毒铺巾处理,使用5%聚维酮碘溶液对结膜囊进行消毒冲洗,并应用开睑器开睑;在角膜缘作长约2 mm透明角膜切口,应用粘弹剂加深前房,保护角膜内皮;作连续环形撕囊,囊口直径约4.5-5.5 mm,作前囊膜下水分离,并旋转晶状体;借助超声乳化系统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处理,吸除过程中应确保囊膜的完整性;前房内注入粘弹剂,植入人工晶体,最后吸出残余粘弹剂,水密角膜切口。
1.3观察指标。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结局。记录、对比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显效:术后患者的眼胀、眼痛、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症状完全消失,视力及眼压基本上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术后患者的眼胀症状明显好转,眼压基本控制,视力水平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无效:术后患者的眼压及视力并无明显的变化迹象,视力水平并无明显的好转迹象。记录、对比两组的手术处理时长。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分析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
2结果
2.1两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对照。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有效性明显超出20.41%(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的手术处理时长对照。参照组手术处理时长的对应数值为(8.32±2.29),观察组手术处理时长的对应数值为(28.19±5.10)。可见,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手术处理时长明显缩减(P<0.05)。
3讨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窄房短、眼轴缩减、浅前房、小角膜等症状,而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情的发展进度与患者的年龄因素具有紧密的关联性,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加,晶状体将不断前移,其体积也将随之不断扩张,致使晶状体虹膜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诱发瞳孔阻滞等多种不良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2-3]。以往临床上通常将手术小梁切除术联合虹膜周切作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主要诊治手段,但是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伴随多种不良症状,致使患者难以获得良好预后[4-6]。有研究指出[7-9],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虹膜的粘连状况,对前房角狭窄程度的缓解具有积极意义。由于大多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压高、前房浅等症状,或伴随炎症反应情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抗炎处理,同时应注意预防瞳孔散大现象,可给予患者降眼压药物及缩瞳药物[10-12]。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可知,较之参照组,观察组的诊治有效性明显超出20.41%,观察组的手术处理时长明显缩减。这一结果再次表明,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提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效且安全,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13-15]。
综上所述,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加入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诊治结局甚佳,对患者临床表征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有助于缩减手术处理时间,安全系数较高。
参考文献
[1]王莉,李鹏,高丹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51-353.
[2]王保贞,高永杰,陈晓君.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49例效果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2):164-166.
[3]朱涛,马勇,杨乐,等.不同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5):4970-4972.
[4]黎鹏,李晓燕,刘燕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1):1517-1518.
[5]曾观金,钟景贤.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4):421-422.
[6]邹丹丹,李维娜,倪连红,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个性、行为特征调查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5):404-407.
[7]姜中铭.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31):103-104.
[8]赵青,姚宝群,颜华,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30(4):358-361.
[9]李树宁,牟大鹏,姜晶,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完全缓解患者双眼眼前节和睫状体解剖相关参数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11):130-133.
[10] 方敏,胡慧玲,曾琨,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用生物羊膜移植与丝裂霉素联合小梁切除术后临床疗效及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3):4-7.
[11]彭红娟,赵桂玲,黎思毅,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房角的3D-OCT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5,35(7):656-659.
[12] 陈钦进,刘海燕,倪爱平,等.瞳孔成形术治疗老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3023-3024.
[13] 金玲,张宏,牛静宜,等.房角分离瞳孔成形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瞳孔并白内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7,35(1):73-76.
[14] 王静,梁亮.中央角膜厚度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差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8(19):5595-5596.
[15] 程蓉,魏桂英.手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8(20):1867-18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