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09 14:30: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单独化疗方式,研究组采取的是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法,观察与对比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构成统计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率对比上,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晚期胃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苏轲,王乃金.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349+351.

0引言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们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地提升,这使得饮食和生活习惯有了不小地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为了当前胃癌发病率不断增加的态势。在临床上,胃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采取化疗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阿帕替尼药物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显著改善,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方式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具体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患者各2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35,最大72,平均年龄46.5±8.7岁。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诸如影像学等诊断确诊为晚期胃癌;②所选患者属于复发转移,或者以前化疗失败且病情加剧的;③患者可用影像学方法测定中靶病灶最低不能少于1个;④患者预期生存时间要超过3个月;⑤患者没有任何与化疗有关的禁忌症;⑥全部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时也自愿签署同意书参与。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患者予以排除;②治疗依从性偏低,不能坚持到研究完成的患者予以排除;③靶病灶经过放疗的患者予以排除。通过研究上述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单独化疗的方法。第一天,将400 mg/m2 5-氟尿嘧啶注射液以及80 mg/m2的奥沙利铂注射液由静脉注射给患者;且在第一天与第二天对患者静脉注射200 mg/m2用亚叶酸钙注射液。一个疗程为7天,对患者进行三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则采取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化疗方式和对照组相一致,并让患者每日口服一次850 mg的阿帕替尼,在餐后半小时服用,直至患者出现不可忍受的严重情况。

1.3观察指标。根据临床中胃癌治疗相关标准可知,在本次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效果观察上主要采取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两项指标来对比,其中前者按照相关规范可以分成三个等级,具体为:完全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且在半年内检查都没有发生病情复发的情况;部分缓解:患者病灶减小约为原来一半,并且连续一个月时间内没有发生异常情况;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减轻,病灶没有减小。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人数。

1.4统计数据处理。针对本次两组晚期胃癌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所获的数据处理上,本文主要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表示百分比,P<0.05意味着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通过对比两组数据,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治疗结束后统计可知,研究组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白细胞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1、2、1、1,而对照组则是2、1、1、1。通过对比来看,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胃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遗传与基因、地域环境、癌前病变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可能会诱发胃癌。大多数胃癌早起患者都没有典型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而大部分进展期患者都会出现体重减轻、疼痛等症状。而胃癌晚期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消瘦以及恶病质等症状。如果没能及时对胃癌进行诊治,就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威胁到其生命。一般情况下,胃癌的扩散与转移方式包括了淋巴转移、腹膜种植转移、血行转移以及直接浸润等。在临床检查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有正电子发射成像、螺旋CT、腹部超声、纤维胃镜检查以及X线钡餐检查等。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也在出现变化,胃癌发病率不断攀升,这不但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而且还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甚至还会威胁到其生命。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主要指的是运用化学治疗药物来消灭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和放疗、手术常常被用来治疗癌症。不过化疗是全身治疗;放疗与手术是局部治疗。在临床上,按照治疗目标不同可以分为腔内化疗、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姑息性化疗以及根治性化疗等。在现阶段看来,较为常用的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就是化疗,其能够对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不过,只是单纯进行化疗,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临床医师不断研究利用化疗联合药物来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治疗。

在国际临床医学上,阿帕替尼(Apatinib)是第一个被证实在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而且在现阶段来说,阿帕替尼,是晚期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的口服制剂,其不但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而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不过在使用该药物时需要对其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全面掌握,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采取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的方式,对照组采取单纯化疗治疗的方式来进行,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治疗晚期胃癌患者,采取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方式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秦叔逵,李进.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9):841-847.
[2]王博,宋丽杰,牛鹏云,等.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5):759-764.
[3]邱志远,田广玉,濮勇.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海南医学,2018,29(19):41-45.
[4]邹莉,陆玉峰.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中国人群晚期胃癌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v.9(10):96-99.
[5]何倩.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41):1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4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