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在36名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遵医嘱、疾病掌握情况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证实,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此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方式;糖尿病;护理人员
本文引用格式:魏娜,肖殷.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47-348.
0引言
糖尿病属于一种代谢类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患者血糖水平升高。身体发生恶性循环。在我国,糖尿病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及癌症,此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2]。本次主要研究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是否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证实,此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2名。将其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6名。观察组中男性10名,女性6名,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56.9岁。病龄最长为11年,最短为2个月。对照组中男性8名,女性8名,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58.2岁。病龄时间最长11年,最短4个月。所选参与研究的患者中,平均病史为5.65年,每位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比较两组患者的其他方面资料,如体重、用药方式、生活条件等。发现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证明此实验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记录好在研究期间患者的体重等变化数据。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强化护理干预。实验时间定为3个月,3个月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来证明护理模式的具体临床效果。
1.2.1心理指导
患者往往在得知自己生病后,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这时现实与其理想产生强烈冲突,患者容易变得易怒、脾气暴躁、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反应的强度与患者的病情直接挂钩。部分患者在得知自己生病后自暴自弃,更加不注重饮食,往往大吃大喝,暴饮暴食,消极生活。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
1.2.2饮食指导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是对糖尿病控制的关键。在患者住院治疗开始,护理人员第一件事便是对患者进行科学健康的饮食宣教,告知患者饮食对于糖尿病的影响,做到患者在饮食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思考此种食物对于糖尿病有何影响。首先需要患者在饮食中忌食大鱼大肉,需要以清淡、少盐、少糖为主,并计算好1 d需要的热量,定量食用食物。在指导患者期间,患者家属也需要旁听记录,并起到监督患者饮食的作用。
1.2.3运动指导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加肌肉对于葡萄糖的摄入量,降低患者的血糖。同时长时间坚持锻炼,患者的呼吸频率、身体循环系统以及各项生理机能都会提高,并且能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制定出适当的锻炼方案,锻炼强度要适中,防止发生意外伤害[3]。
1.2.4对合并病变的护理指导
患者往往在身体常见部位发生感染,易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有皮肤、脚、生殖器官、呼吸道等。护理人员需要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现不适,及时检查,必要时可以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4]。
1.2.5定期监测血糖
家庭状况较为良好的病人,每天按时测量1次血糖,测量连续时间最长不超过7 d。当患者血糖长时间波动,需要安排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寻找血糖不稳定的原因,并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
1.2.6生活方式指导
很多患者对于疾病往往存在盲区,总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疾病,部分患者性格偏执,听信偏方治大病的谣传,对于医生的叮嘱不闻不问,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治疗疾病。这就在另一种程度上给医院的治疗工作带来阻力。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告知患者进入医院治疗就应该遵循医生的治疗方式,并且在工作期间对患者实行监督,发现其有不利于治疗疾病的行为,应立即制止[5]。
1.2.7用药护理
首先,药物治疗对于护理体系来说占有重要的地位。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用药以及发生的种种反应,当发现不良症状时,及时报告主治医师,根据医生对药方的调整重新分配药物的用量。其次,护理人员应详细明白处方药的用法用量、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以及用药失误的应急处理方法。医院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护理人员知识储备量的更新。
1.2.8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或者分发健康手册的方式定期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尤其是在院治疗期间,使患者对于自身疾病以及并发症有更加充分的认知。在讲述期间,可以多穿插一些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的患者经历,必要时可以邀请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参与讲座。
1.2.9定期随访
糖尿病患者一旦患病,需要终身配合药物治疗,嘱咐患者定期去门诊开药,不可断药。在患者出院一段时间后,护理人员通过出院前留下的详细地址进行家庭随访,监测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发现患者出现血糖过高情况时,应建议入院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对于数据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证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具有可信度。
1.4评定时间
当实验时间满3个月后进行比较。将患者满意度、患者遵医嘱行为以及对本身疾病的实际掌握情况设为评比标准,满分100分。
2结果
根据数据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评比的3个方面明显要比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分值更高。所有评比项目中观察组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数据如表2,观察组结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为糖尿病而死亡的患者都在持续上升,大部分患者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治疗无效而死亡[7]。由于糖尿病无法完全根治,所以药物治疗需要终身进行,通过药物将血糖含量控制在正常的水准,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式[8]。常规护理不能在细节上照顾患者的饮食、休息、用药剂量等,导致患者在大多时候处于盲目食用药物治疗,这大大降低了血糖控制的效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9]。经过试验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此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娟.综合护理应用在糖尿病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13(20):45-46.
[2]卢春林,李岸芳.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护理及施行意义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11(13):66-67.
[3]吴云.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8,6(14):77-78.
[4]周洁.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4(15):27-28.
[5]颜丙芳.综合护理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14(14):70-71.
[6]朱娟飞,钟春惠,谢芳.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分析[J].心理医生,2018,17(10):52-53.
[7]戴静.综合护理在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护理中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26-27.
[8]张莉,彬潘伟.联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29(13):70-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