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2例,对患者的攻击行为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中,被害妄想、易激怒、环境陌生害怕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包括不依从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护理不科学激怒患者和无法控制自身行为。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患者的攻击行为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需要护理人员建立预防措施,使用优质护理,减轻言语上的刺激,以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保障护患双方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护理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尹成龙,赵嘉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42,345.
0引言
精神分裂症属于一种重度精神疾病,会对患者的感知、行为、情感、思维等造成极大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而且容易加重或者恶化,治疗周期相对较长[1-2]。患者的精神一般能够保持意识清楚和智力正常,但是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的问题。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不仅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伤害,也会对自身造成损害[3-4]。本次研究就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2例。患者年龄在20~65岁,男性2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44.2±4.3)岁,平均病程(6.9±2.4)年,平均住院(1.8±1.2)次。
纳入指标: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低于50分。
排除指标:患者存在其他严重的脏器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并发症。
1.2护理方法
1.2.1熟悉入院环境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带领患者参观住院部的环境,了解食堂、厕所的位置,了解医生、护士的位置,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同时,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降低周围噪音的污染,保证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护理人员要对病房进行打扫和消毒,提升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
1.2.2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要加强观察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和攻击行为要密切关注,患者在攻击前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现象,说话语气会咄咄逼人、大吼大叫,而且说话颠三倒四,存在一定的妄想,思想上变得混乱,情绪波动大。在出现这些情况时,要对患者进行隔离,减少外界的干扰,减少护理人员的接触,避免触怒患者,如果已经出现攻击行为,要将患者立即隔离,并密切观察。
1.2.3按时服用精神药物
精神类药物的服用要遵照医嘱,护理人员不得更改药量,并监督患者服药。在监督时,要注意患者的表现,并且对患者精心安抚,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如果患者存在暴力习惯,可以适当地使用约束行为,控制患者患病期间的不理智行为,并防止患者进行报复。
1.2.4使用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不要与患者在不正常精神状态下产生对抗,减少激怒患者的行为,同时尽量对患者进行安抚,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如微笑、点头等),对患者进行劝导,缓解紧张的氛围。护理人员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达到减少患者攻击行为的效果。
1.2.5开展康复活动
护理人员可以组织活动,并且让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帮助患者改变入院的生活,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视频、音乐、图片等素材,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缓解患者紧张、抑郁的情绪,降低患者的攻击行为。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攻击行为原因进行分析。使用现代精神病定量表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原因包括:被害妄想引发攻击、不依从不配合治疗引发攻击、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引发攻击、护理人员护理不科学激怒患者引发攻击、易激怒引发攻击和对于环境陌生害怕引发攻击等。
2结果
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2例,其中被害妄想引发攻击有11例,占比26.2%,不依从不配合治疗引发攻击有5例,占比11.9%,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引发攻击有3例,占比7.1%,护理人员护理不科学激怒患者引发攻击有4例,占比9.5%,易激怒引发攻击有8例,占比19.0%,对于环境陌生害怕引发攻击有7例,占比16.7%。
3讨论
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容易出现攻击行为。最常见的要数被害妄想,患者的精神状态不稳定,容易陷入幻想中,对护理人员进行攻击,再加上对于住院环境的陌生和抗拒,会加重患者的反抗情绪,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会采取不配合的姿态,排斥吃药行为,让病情变得更加严重。患者的攻击行为,不仅危害着医护人员和自身的生命安全,还会让患者陷入自责、抑郁的情绪当中,对患者的病情康复产生不利影响[5-6]。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可以带领患者熟悉入院环境,消除排斥感和陌生感,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营造良好的恢复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手段,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概率;按时服用精神药物有利于患者的精神状态恢复,缓解焦虑情绪;使用心理护理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并且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开展康复活动能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分散患者的注意力[7-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中,被害妄想占比26.2%,易激怒占比19.0%,环境陌生害怕占比16.6%,不依从不配合治疗占比11.9%,护理人员护理不科学激怒患者占比9.5%,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占比7.1%。这组数据说明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患者的攻击行为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需要护理人员加强观察能力,建立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患者的攻击行为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需要护理人员建立预防措施,使用优质护理,减轻言语上的刺激,以减少患者的攻击行为,保障护患双方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武庆玲.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攻击行为的护理对策[J].天津护理,2019,3(16):35-36.
[2]郭宏秋.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6-127.
[3]李素荣.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预测及护理防控[J].护士进修杂志,2018,12(36):73-74.
[4]武庆玲.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8,11(21):23-24.
[5]黄艳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学,2018,9(18):89-90.
[6]张秀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8,7(14):65-66.
[7]Lucy Alan.Cause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2019,1(9):81-82.
[8]Jam Lion.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strategies of aggression in hospitalized fe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2018,10(26):48-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