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逐瘀通痹汤加减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骨关节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治疗的96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则加用逐瘀通痹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骨关节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3.33%),治疗后WOMAC评分(40.26±8.94)分及TNF-α(10.05±1.16)pg/mL、IL-6(5.30±1.21)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51.95±11.07)分、(17.84±1.53)pg/mL、(8.53±1.4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10.4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OA患者接受逐瘀通痹汤加减治疗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利于下调骨关节炎症因子水平,增强膝关节功能。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逐瘀通痹汤加减;骨关节炎症因子;膝关节功能;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格式:隆美华,刘海亮.逐瘀通痹汤加减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骨关节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189-190.
0引言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为骨科常见病,患者多以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症状为主,且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将增加患者膝关节畸形风险,导致患者残疾,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1]。目前KOA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其中西医治疗中以口服药物、穴位注射疗法为主,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单一西医治疗整体效果欠佳[2]。近年来传统中医药在KOA治疗中逐渐应用,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受到患者、医师高度重视[3]。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逐瘀通痹汤加减对KOA患者骨关节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治疗的96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4.87±2.51)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41±0.51)年;其中右膝、左膝、双膝分别为18例、20例、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4.93±2.53)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46±0.50)年;其中右膝、左膝、双膝分别为19例、21例、8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标准:《骨关节炎诊治指南》[4],X线检查可见受累关节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肿胀,MRI显示受累关节软骨变薄、缺损等;②中医诊断标准:《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5],症见:关节酸痛,肌肉酸重麻木,关节肿大,关节走窜疼痛,痛无定处,遇冷则剧,苔白,脉弦紧;③可耐受相关药物治疗者;④无膝关节周围感染者。(2)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合并其他骨性疾病者;④近2个月内接受过相关药物治疗者。
1.3方法
对照组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16)治疗,2粒/次,3次/d,共治疗12周;玻璃酸钠注射液(西安汉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744)关节腔注射治疗,2mL/次,1次/周,共治疗5周。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逐瘀通痹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鸡血藤、薏苡仁各30g,杜仲、当归、牛膝、白芍各15g,炙甘草6g,细辛3g,疼痛明显加白芷20g,热重明显加牡丹皮、泽泻各5g,腰酸、膝酸痛乏力加枸杞、鹿衔草12g,仙灵牌9g,肿胀明显加萆薢25g,车前子15g,刺痛加苏木、赤芍、延胡索9g,取水煎服取汁300mL,1剂/d,早晚两次分服,连续治疗12周。
1.4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依据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WOMAC)评分(包括功能、僵硬、疼痛方面,膝关节功能与评分间呈负相关)变化情况评估疗效,临床症状消失,WOMAC评分降低≥95%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WOMAC评分降低70%-94%,关节活动不受限为显效;临床症状改善,WOMAC评分降低30%-69%,关节活动轻度受限为有效;关节活动、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WOMAC评分降低<30%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治疗前、治疗12周后穿刺抽取患膝关节腔滑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DG biotech公司提供检测试剂盒。(3)不良反应:腹胀、头晕、腹泻。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WOMAC评分及TNF-α、IL-6水平
治疗前两组WOMAC评分及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评分及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腹胀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25%;对照组出现腹泻2例,腹胀1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6,P=0.460)。
3讨论
KOA属于慢性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目前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为KOA治疗的重点所在,硫酸氨基葡萄糖为软骨保护剂,利于促进软骨细胞修复及生长,重建软骨基质,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KOA进展;玻璃酸钠属于酸性黏多糖,利于润滑关节腔,缓解患者疼痛不适,并可阻碍滑液组织炎性反应,保护关节软骨,提升关节活动度,西医治疗虽可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无特效药,临床治疗中多采取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后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现象[6-7]。
从中医角度出发,KOA归属于“痹症”、“骨痹”范畴,多由于肝肾亏损、积累性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所致,临床治疗当以补肝肾、活血散寒祛湿、通经络为主[8]。逐瘀通痹汤作为痹症治疗中常用中药方剂,方中当归、白芍养肝和营,细辛祛风寒湿邪,鸡血藤、薏苡仁、牛膝、杜仲活血、强筋、祛湿、益肾,炙甘草祛风湿抗炎,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祛寒湿、益肝肾、强筋骨之功,同时依据患者症状进行中药材加减治疗,因人而异,灵活辨证加减,利于增强适用性[9]。经研究发现,KOA发生与骨关节炎症因子间具有密切联系,其中TNF-α、IL-6作为促炎因子,将促使炎症产生,刺激关节,进而加重软骨退变及膝关节获得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膝关节疼痛、关节屈伸活动异常[10]。本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WOMAC评分及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由此可见,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逐瘀通痹汤加减治疗有利于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且在抑制骨关节炎症因子、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更佳,在提升KOA治疗效果外,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综上所述,KOA患者接受逐瘀通痹汤加减治疗疗效确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利于下调骨关节炎症因子水平,增强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瑞,刘仪,袁鹏,等.步态分析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诊疗意义[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3):237-241.
[2]陈明,王丹娜,高福明,等.曲安奈德、玻璃酸钠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2):1725-1728.
[3]秦阳,蔡建平,葛文杰,等.通络治痹汤加味辨证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3):331-333.
[4]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3-796.
[5]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工作委员会.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医正骨,2015,37(7):4-5.
[6]高志.抗骨增生胶囊联合玻璃酸钠和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9):1390-1394.
[7]苏祥正,李众利,李冀,等.玻璃酸钠联合药物和功能锻炼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6):484-486.
[8]陈达,彭力平,余阗,等.“六味骨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5):26-29.
[9]于铁淼,苗会玲,高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4):771-773.
[10]陈伶,曾勇,蒋华,等.盐酸氨基葡萄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7,29(8):1101-110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