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临床护理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9 15:01: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临床护理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本院就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依据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为43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中医临床护理,比较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护理后,血糖水平有所下降,改善幅度优于参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参照组,检验得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中运用中医临床护理模式,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护理;临床价值;干预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朱晓娟.中医临床护理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77-78.

0引言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肥胖是此病的危险性因素,从而引发肥胖型病症。资料显示,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其代谢紊乱比非肥胖型患者严重,不仅给其身体带来伤害,还加大了治疗难度[1,2]。由于此病是慢性疾病,临床在治疗的同时,也要辅以相关护理措施,以此提升临床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以本院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分析中医临床护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于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本院开展,抽取此阶段86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抽签法成立两组:实验组(43例)与参照组(43例);统计资料得知,实验组中,男20例,女23例,最大年龄值为48岁,最小年龄值为78岁,平均年龄值为(62.35±0.54)岁;参照组中,男22例,女21例,最大年龄值为47岁,最小年龄值为79岁,平均年龄值为(62.34±0.56)岁。检验得知,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经临床糖尿病标准诊断,确诊为肥胖型2型糖尿病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不配合护理工作者。

1.2研究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关注患者病情,定期检测其血糖水平,并嘱咐患者遵照医嘱用药等。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中医临床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中医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3],结合中医分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对患者逐步实施。由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患者担心长期医治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从而出现烦闷、焦虑的情绪,加之自身肥胖,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指导其有效减肥,从而积极对抗疾病;(2)病情与用药护理:中医中,糖尿病会分为不同类型,护理人员要按照分型辩证护理,对不同类型给予不同护理措施,缓解其症状,并定期测量患者血糖,严格控制血糖指标;用药方面遵照医嘱进行,服用二甲双胍,可以增强疗效[4];若患者属胃热型,要加用黄连、天花粉等药物;若患者属于阴阳两虚型,加淮山药、黄芪等药物;(3)中医饮食护理:患者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糖分过高、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多吃蔬菜与豆制品,控制鱼虾与竹笋的摄入量,保持饮食营养均衡,提高患者抵抗力;(4)中医康复护理:患者治疗期间,可以加行中药熏洗康复法,药方为金银花50g,甘草50g,桂枝25g,红花、大黄、黄连各20g,当归30g,药温在40℃以下才可进行熏洗,期间逐渐加热水,使其温度适中保持在40℃以下。中药熏洗不要在餐前餐后进行,可在晚间熏洗,期间注意时间与温度[5],以免给患者身体带来伤害。

1.3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统计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2)护理满意度:以问卷形式调查,采用百分制原则,评分为80分及以上,则为非常满意;评分60-79分,则为基本满意;评分59分及以下,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s)显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显示,2检验;P<0.05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结果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基本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虽然均有好转,但实验组更加明显,与参照组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两组满意度对比

表2显示,经不同护理方法后,患者更加满意实验组效果,组间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2型糖尿病比较常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比例在90%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此类患者体内胰岛素能力没有完全丧失[6],但其作用却较差,需要口服或注射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均属两种疾病,但肥胖严重者,其发生2型糖尿病的概率就越高,若不合理控制血糖,会出现并发症,所以,患者要控制体重,合理减肥,以此降低血糖水平[7]。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除了必要的药物治疗外,还要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用以增强整体效果,促进其快速康复。常规护理在此方面没有显著优势,其措施不够完善,导致护理效果欠佳。中医临床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其注重整体,以中医学为指导思想,依据患者病情、心理等特征制定护理方案,可以发挥中医优势,有效治疗疾病。中医护理主要从病情、情志、饮食、康复4方面进行,病情护理可以依据患者病症进行处理;情志护理则可以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态,平和气血,排除不良心理引发的危险因素[8];饮食与康复护理则可以增强患者消化功能,增强胰岛素的吸收,使其身体机能早日恢复。与常规护理比较,中医护理体现了全面性与人性化的特点,增添了许多内容,可满足患者需求,提升护理质量。

本研究显示,患者在实施中医临床护理以后,血糖水平有效控制,其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显示了此法的有效性。而在满意度上,实验组概率为95.35%,高于参照组的79.07%,说明中医临床护理更加受患者认可,有利于增进护患感情。

综上所述,结合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对其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可以控制血糖指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宇,唐君.糖尿病的中医护理的应用及护理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65-265.
[2]陈燕.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及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3):233,251.
[3]肖丹,刘小琴,谭思利.中医护理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1):187-188.
[4]曾凡姣.糖尿病患者中医护理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0):22-23.
[5]赵鹏.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6):238,249.
[6]林晶.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及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11):36-38.
[7]姜莹莹.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关于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的共识[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9,53(2):163-163.
[8]尹丹凤.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2):163-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24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