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择时雷火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8 16:17: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择时雷火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研究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6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哇,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雷火灸治疗,实验组进行择时雷火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复发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并对比结果。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择时雷火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治疗中,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的发生,加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择时;雷火灸;胃脘痛

本文引用格式:倪燕,雷娜,赵莉.择时雷火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03,205.

0引言

胃脘痛为常见病、多发病,多属脾胃虚寒型,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且患者多伴有脘腹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等症状[1]。中医学认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中气不足,外受寒邪侵犯,胃失温养所致,因此治疗原则上应温中健脾、散寒止痛为主。本研究依据子午流注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择时雷火灸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收治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成每组32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在23-65岁,平均年龄39.6±3.8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37.3±5.6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均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甲硝唑等常规药物治疗,责任护士针对患者饮食、生活起居与运动、检查与治疗目的、注意事项、疾病知识等进行宣教与健康指导。

2.1对照组

采用传统雷火灸:采用传统2孔雷火灸盒3个。取穴部位:腹部穴位(上脘、中脘、下脘、神厥、关元)与背部穴位(脾俞、胃俞、大肠俞、肾俞、命门)交替;下肢足三里与涌泉交替,单日选择腹部与足三里穴位,双日选择背部与涌泉穴位。操作方法:先将雷火灸药点燃,用3根大头针固定雷火灸药放入传统灸盒上,将2个2孔雷火灸盒分别放置在腹部或背部,另一个2孔雷火灸盒放在四肢穴位上。腹部或背部用一条棉质大浴巾在灸盒的底部围一圈,再用一条棉质大浴巾盖在灸盒顶部,并注意用浴巾密封及固定灸盒。药条距施灸部位4-6cm(根据不同患者的温热感及病情选择施灸距离)进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感到皮肤温热舒适而不灼痛为适宜。1次/d,每次施灸30min,7d为1个疗程,治疗14d。

2.2观察组

气血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大肠经,辰时流注胃经,巳时流注脾经,午时流注心经,未5时流注小肠经,申时流注膀胱经,酋时流注肾经,戌时流注心包经,亥时流注三焦经,子时流注胆经,丑时流注肝经,最后再流注肺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气血流注周而复始。根据胃脘痛的病位主要在胃,然胃之受纳,腐熟及消化功能,又要依赖于脾气的运化,肝气的疏泄,与肾阳的温煦[2]。因此根据子午流注规律,气血于辰时(早晨7:00-9:00)流注胃经,于巳时(早晨9:00-11:00)流注脾经,此两个时辰分别正值胃经及脾经开令,取穴进行雷火灸治疗。

2.3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和愈合标准:治愈为临床症状消失,溃疡灶愈合仅留瘢痕;好转为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溃疡灶愈合≥50%;无效为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溃疡灶愈合≤50%。溃疡愈合后6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发现溃疡均视为复发。

3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疗效(84.38%)高于对照组(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4.2两组患者2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2。


\
 

4.3两组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90.61%)低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5讨论

子午流注,是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研究人体与宇宙时空相应的自身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及变化规律的中医时间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病理变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时日等影响而呈现一定的规律[3-4]。根据这种规律,选择适当时间治疗疾病,可以获得较佳疗效。因此提出“因时施治”、“按时针灸”、“按时给药”等。子午流注就是依据经脉气血受自然界影响有时盛,有时衰并有一定规律而制定的。当某一经络发生疾患时,选用该经适宜于病症的腧穴在该经经气流注时辰进行治疗。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

本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雷火灸治疗方法上,结合子午流注时间及经络调节原理优化方案,根据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循行时间结合中药热熨,本药方有温中散寒,理气活血,止痛,燥湿的功能,治疗时间选在9点进行,因为该时间为辰时与巳时交汇点,更好地运用了中医的整体观,使人体气血能得以通透流畅,能够有力地疏通淤阻的气血,气血通畅,正应了中医的经典法则“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从而使疼痛得以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择时的雷火灸治疗用于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且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詹成玲,张庆花.艾灸结合辨证食疗对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02):129-130.
[2]陈贵莲.针灸治疗胃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5):35.
[3]钟绍敏,朱启梦,邹艳红.寒性胃脘痛的艾灸治疗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0):1956-1958.
[4]杨美娜,韩金祥.试论中医“子午流注”的科学内涵[J].中医学报,2014,29(11):1596-15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68.html
本文标签: 择时 ,雷火灸 ,胃脘痛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