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现与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28 15:57: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早期常见腰背部僵硬,以及炎症性腰背痛,晚期出现关节肿痛,髋部、臀部、颈部、背部、腰部等疼痛,甚至出现关节强直和脊柱畸形。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及早诊断和治疗,能够控制病情,防止出现畸形。本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现和治疗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周国良.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现与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76+78.

0引言

强直性脊柱炎病因不明,早期病变和病理标志是骶髂关节炎,是一种独立性、进行性、全省性的疾病,发病年龄大多为15-30岁。强直性脊柱炎多呈现上行性发展,首先是骶髂关节,然后是腰部、胸部、颈椎,最后是特征性姿势。强直性脊柱炎病程长,并且多呈现隐匿性,发病后期会使受累关节、脊柱出现骨性强直,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甚至导致终生残疾。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对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1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目前主要使用1984年的纽约标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表现通常不典型,依据放射学标准,只是骶髂关节形态学的变化,如果骶髂关节发生放射学病变,可能已经不是早期,影响患者的治疗[1]。目前可以参考有关脊柱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进行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明显提升了早期诊断率,有利于早期干预治疗。主要内容包括腰背痛超过三个月,起病年龄低于45岁的患者,有符合以下的其中一个标准;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不低于两个脊柱关节炎特征。②影像学显示骶髂关节炎,以及不低于一个脊柱关节炎特征。

\

 
影像学诊断方式包括采用X线片、CT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SPECT)、核磁共振(MRI)等。影像学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是必不可少的。最初骶髂关节中X线片显示,骶髂面边缘不规则,随后关节面破坏,关节间隙变宽,后期关节间隙甚至消失。但骶髂关节形状不规则,可能在仰卧位的标准前后位,骶骨和髂骨大量重叠。英美国家采用后前位成像的方式,更有优越性,但没有达成国际一致标准。CT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细小改变,基本上能够避免结构重叠,有利于早期诊断[2]。SPECT的检查效果,可以比X线片早两个月到六个月,有利于早期发现强直性脊柱炎,但目前仍有争议,因为年龄、性别等对SI/S的比值有较大影响。MRI也能比X线片更早发现病变,对于骶髂关节早期、活动期炎症表现,MRI敏感性高[3]。也有采用穿刺活检的方式进行早期诊断,但穿刺活检属于有创检查。

2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目前,尚没有根治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但患者早期及时进行科学的治疗,有利于提高预后,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式有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中,目前首选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是非甾体抗炎药,能够迅速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改善患者的晨僵、腰背疼痛等问题。但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出现心血管、胃肠道等不良反应。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i)药物,主要是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对于至少使用两种非甾体抗炎药,药物治疗四周以上没有效果的患者,可以使用TNFi。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关节受累的,优先选择采用微创祛炎治疗[4-9]。对于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叮嘱患者长期坚持体育锻炼,长期进行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对于炎性或者疼痛患者,必要时采取物理治疗的方式。指导患者站立时,要尽量保持双眼目视前方,挺胸收腹[10-12]。吸烟患者要戒烟。

\

 
3结论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法证实确切的病因,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提升,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但早期诊断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要及早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缓解临床症状[13-19]。

参考文献

[1]王保奇.对比X线、CT和MRI在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3):30-31.
[2]冯辛格.CT和磁共振成像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1):31-33.
[3]顾火彬,王俊琴.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1):94-95.
[4]黄志强,付长龙,苏昭元,等.大椎麦粒灸结合柳氮磺吡啶及功能锻炼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7):23-28.
[5]孟庆良,孟婉婷,展俊平,等.督灸联合西药治疗早期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30例[J].中医研究,2017,30(5):14-17.
[6]张鲁阳,于文广,张学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畸形预防干预对策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29-31.
[7]吕红,罗荣珍,冯进莲.青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康复的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2):202-203.
[8]王元红.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居家遵医行为的护理对策[J].黑龙江中医药,2007(3):33-34.
[9]宋恒平,王磊,王平均,等.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发现及其药物治疗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J].颈腰痛杂志,2006,27(2):125-126.
[10]田涛,汪青春.强直性脊柱炎残疾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J].广东医学,2009,30(8):1203-1205.
[11]蔡秀珍,罗燕玲,林彩霞.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2097-2099.
[12]苏晓静,高远,毛克亚.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矫形术后疼痛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1,32(3):265-266.
[13]李洁,王惠贤,李鸣皋.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2例的护理对策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96-96.
[14]蒋军辉,姜清田,肖正权.强直性脊柱炎所致中重度疼痛治疗对策[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1):46-47.
[15]鲍云霞,陶金辉.强直性脊柱炎153例误诊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66-67.
[16]王培,朱清.强直性脊柱炎的肺部表现及应对策略[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0):659-661.
[17]魏玲.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矫形术后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1):221-222.
[18]黄秋影.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与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06(4):70-71.
[19]靳立巾,张玲,张杰,等.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特点及护理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6):630-6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