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早起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均为36例,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状况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高达(94.5±10.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5±9.8)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状况,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能力相比,统计学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不管是康复依从性还是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不管是康复依从性还是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护理获得较佳效果。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靳翠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09+312.
0引言
脑梗死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致残率[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脑梗死疾病的存活率逐渐提高,但是患者容易出现诸多后遗症,从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在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时,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护理,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本次研究中对36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其中,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61-78岁,(70.1±3.8)岁;分析两组患者学历: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14例、12例、10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2-79岁,(71.6±3.2)岁;分析两组患者学历:初中及其以下、高中、专科及其以上分别为15例、12例、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保持功能位,患者在发病早期,其肌张力比较小,自主运动能力差,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保持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交替,并维持患者肩上抬前挺,维持骨盆、髋前挺,将枕头放在臀部、大腿,避免出现下肢外旋的情况。②运动功能早期康复指引,护理人员要在早期结合患者疾病,引导患者进行适宜的运动,如在床上屈曲、延伸、外展、内收各关节,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适当增大活动范围。在患者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要引导患者在床上坐起进行训练,随后进行站立、行走等训练。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身体状况控制运动时间、强度。③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给患者一定的听觉、视觉、触觉刺激,如为患者播放电视、音乐,在患者周围摆放其感兴趣的物体,引导患者恢复基本生活能力,并对患者穿衣、进食等进行训练。
1.3观察指标。通过我院自行编制的护理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其包含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功能训练、健康宣教、心理辅导五个部分,总分为100分,得分同护理质量呈正相关[3];我院相关工作人员在咨询专家后设计相应的康复依从性调查表,之后用该量表判定患者护理后康复依从性,其包含用药依从性、肢体功能训练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改变生活方式依从性四个维度,共44题,各个题的总分为3分,最高分为132分,得分同康复依从性之间呈正相关[4];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生活能力状况进行判定,总分为100分,分为差(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40分)、中(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为41-60分)、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60分)三部分,得分同生活能力之间呈正相关[5]。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涉及的全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年龄、护理质量、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能力等属于计量资料(±s),t检验;性别和学历等属于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状况。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状况:医患沟通(19.2±2.1)分、服务态度(19.4±2.0)分、功能训练(19.5±2.8)分、健康宣教(16.6±2.2)分、心理辅导(19.9±1.1)分,总分为(94.5±10.4)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状况:医患沟通(14.5±2.1)分、服务态度(13.1±2.0)分、功能训练(14.1±1.3)分、健康宣教(11.2±1.5)分、心理辅导(9.1±2.3)分,总分为(62.5±9.8)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状况,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康复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康复依从性评分为(92.1±9.5)分,护理后康复依从性评分为(126.9±12.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康复依从性评分为(93.5±9.9)分,护理后康复依从性评分为(97.2±11.5)分。护理前,两组患者康复依从性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异,P<0.05,见表1。
2.3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能力状况。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评分为(31.0±3.6)分,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为(64.6±7.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评分为(31.9±3.8)分,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为(46.5±6.8)分。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相比,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显著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异,P<0.05。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生该疾病的患者经常难以获得号的预后,容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能力障碍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所以在治疗该疾病时,要注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患者发病早期,进行针对性的护理,通过各种训练来激活患者的机体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自立能力的提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总评分、护理后康复依从性评分、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94.5±10.4)分、(126.9±12.0)分、(64.6±7.1)分,与对照组患者的(62.5±9.8)分、(97.2±11.5)、(46.5±6.8)分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良好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兰恒群.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药,2016,20(9):1803-1806.
[2]韩微,夏义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19):2958-2960.
[3]王琪娜,崔玲,阮海玲,等.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40-144.
[4]孟晓旭,朱浩猛.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3):444-447.
[5]孙博,王高临,朱秀红,等.早期情志康复综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情绪调节及康复护理依从性中的作用[J].贵州医药,2018,31(1):120-122.
[6]沈小静,龚昌富.早期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09):784-7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