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80例,以双盲法,随机进行分组,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优质护理,分析2组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实验组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其接受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可对并发症的发生控制,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关键词:优质护理;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
本文引用格式:张燕红,韩小燕,杨彩云,等.优质护理在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21,329.
0引言
脑动脉瘤,可导致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意识障碍、烦躁不安、呕吐、面色苍白、头部剧烈疼痛等症状[1]。脑动脉瘤的发生,与颅内压升高、脑动脉腔异常扩大所致动脉壁瘤状突出等有关,部分患者疾病的发生,是先天性因素所致[2]。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为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若不能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对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做观察,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80例,以双盲法,随机进行分组,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每组为40例。
纳入标准:a:确诊为脑动脉瘤,且接受栓塞介入术治疗;b: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a:精神疾病者;b:认知功能障碍者;c:手术禁忌证者;d:难以对本研究配合者。
实验组中,年龄37岁-71岁,平均(43.32±5.01)岁,病程3个月-1年,均值(5.75±0.31)个月,男23例,女17例。
对照组中,年龄35岁-72岁,平均(42.69±4.85)岁,病程3个月-1年,均值(5.60±0.52)个月,男21例,女19例。
对比2组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的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代表两组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且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
实验组优质护理,具体为:
1.2.1术前护理
嘱咐患者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禁止喧哗,保持安静状态,促进其身心的放松。尽量营造舒适的环境,控制探视量,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其疾病的发生与颅内压升高之间,关系密切,应避免用力咳嗽、用力大便、情绪激动,防止颅内压水平升高,积极讲解疾病、疾病治疗知识,为其列举成功的案例,不可过度激动,避免刺激患者,并疏导其焦虑、紧张等情绪。对患者呼吸道、大便等情况询问,对症处理,术前,做好器械、药品等的准备[3]。
1.2.2术中护理
手术的过程中,密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合理控制其血压水平,使得其舒张压在60mmHg左右,收缩压在100mmHg左右。
1.2.3术后护理
术后,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保持气道通畅,协助其保持平卧位,清醒后,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鼻导管吸氧干预,头与床板之间的角度控制为15°-30°,从而促进血液的回流。加强患者血压水平的监测,查看其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血、血肿、瘀点、瘀斑等的情况。评估患者的腹部情况,询问其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确保穿刺管、导尿管的通畅,不可扭曲,且不可对管道压折。按照患者大便次数、性质、胃肠道症状等,为其制定饮食计划,避免其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等的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造影剂残留所致肾脏疾病。为患者实施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干预,对其尿量、血压记录,避免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同时,加强患者言语功能、肢体功能的护理,根据患者术后具体语言、肢体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适当对其肢体按摩,条件许可时,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安慰鼓励患者,增强其对说话的欲望,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此提高其术后言语功能和肢体功能。
1.3观察指标
对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作观察,包括躁动、意识障碍、头痛、血压异常等,并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性,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评价,0分-100分,评分越高者,其护理满意的越高。
1.4数据分析
数据经SPSS 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2组并发症情况分析
实验组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低,P<0.05,如表1。
2.22组护理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析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导致患者出现脑动脉瘤的原因较多,包括脑动脉管壁薄、某处畸形等先天性因素以及创伤、感染、动脉管壁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患者不能得以有效治疗,则可引发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的情况[4]。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其是在造影剂显影下,经患者股动脉,将导管送至瘤体部位,置入弹簧圈于瘤体内部,封闭瘤体,使得瘤体缺乏血运,避免再出血情况的发生,其创伤小,且效果好。
研究显示,在患者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中,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则可获得更好的效果[5]。本研究中,实验组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即优质护理的实施,可减少脑动脉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康复的时间,增加患者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作为护理的中心,使得护理工作,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为患者讲解疾病、疾病治疗有关的知识,安慰并鼓励患者,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等心理情绪,为患者营造放松、温馨的环境,从而将护理的质量提高,增加患者的配合度,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将其康复时间缩短[6]。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中,有着较高的价值,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好促进脑动脉瘤患者病情的恢复以及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朱玲,王栋梅,杨玉梅,等.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吉林医学,2015,58(15):3426-3427.
[2]郑腾飞.优质护理在脑动脉瘤栓塞介入术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9):129.
[3]王卷.脑动脉瘤破裂介入栓塞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初步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16(4):91.
[4]穆晓芳.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术后的应用[J].健康大视野,2019,27(13):132.
[5]强荧艳,顾彩萍,张晓路,等.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5):540-543.
[6]陶惠芳.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围手术期精准护理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9):64-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5107.html